高錕:中科院外籍院士 曾被評為亞洲風云人物
-高錕小傳
早在1966年,高錕就在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纖維作為光波導用于通訊的理論。簡單地說,就是提出以玻璃制造比頭發(fā)絲更細的光纖,取代銅導線作為長距離的通訊線路。這個理論引起了世界通信技術的一次革命。隨著第一個光纖系統(tǒng)于1981年成功問世,高錕“光纖之父”美譽傳遍世界。
高錕還開發(fā)了實現(xiàn)光纖通訊所需的輔助性子系統(tǒng)。他在單模纖維的構造、纖維的強度和耐久性、纖維連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號在無放大的條件下,以每秒億兆位元傳送至距離以萬米為單位的成功關鍵。
高錕1933年在上海出生,1949年隨家前往香港。195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并于1957年及1965年獲學士和哲學博士學位。從1957年開始,高錕從事光導纖維在通訊領域運用的研究。1987年10月,高錕從英國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從1987年到1996年任職期間,他為中文大學羅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學術結構和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在與內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張“一步一步把雙方的聯(lián)系實際化”。高錕于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由于他的杰出貢獻,1996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一顆于1981年12月3日發(fā)現(xiàn)的國際編號為“3463”的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2000年,高錕與鄧小平一起被《亞洲新聞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亞洲風云人物”。據(jù)新華社電
相關專題:2009年諾貝爾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