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 一眾基金洋高管掛靴而去
證券時報記者日前從一家合資基金公司了解到,該公司一位外籍管理人士目前有辭職打算。這位外籍管理人士曾向記者透露,在國內基金業(yè),外籍人士豐富的管理經驗并不一定能派上用場,而股東斗爭和高強度的工作更是讓他們感到身心疲憊。而據(jù)粗略統(tǒng)計,已有近十位基金公司公司洋高管掛靴而去。
國內基金業(yè)一度盛行洋高管,而如今,這些洋高管已大多離職。
如來自新加坡的陳進賢,曾任招商基金和國投瑞銀基金公司分管投資的副總經理;來自澳大利亞的高亞華曾任招商基金副總經理和招商現(xiàn)金增值基金經理;此外,號稱“基金教父”的外籍人士雷賢達,曾任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總經理;來自英國的殷覓智曾任中歐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jiān);來自比利時的凡樂德曾任金元比聯(lián)投資總監(jiān)。
公開的數(shù)據(jù)還顯示,自2004年4月22日光大保德信成立開始,其第一任總經理和投資總監(jiān)均是英國人,總經理是曾擔任高盛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互惠基金投資企業(yè)董事湯臣,投資總監(jiān)則是何如克。
無疑,這些有著豐富國外資產管理經驗的外籍人士加入國內基金業(yè),給處在發(fā)展初期的基金業(yè)帶來了新鮮的管理理念和投資理念,有利于國內基金業(yè)縮小與海外基金業(yè)的差距。但是,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紛紛掛靴而去呢?
“最大的原因,還是水土不服,洋高管雖然工作經驗豐富,但他們不了解中國內地的國情,帶來的東西并不一定能夠被公司馬上吸收。”一位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以基金銷售來說,國內基金業(yè)“關系”仍然很重要,如何處理好與銀行等渠道的關系,洋高管們未必能適應。
業(yè)內曾流傳一個笑話:國內某基金公司的洋高管去銀行渠道時,總是想以所謂的專業(yè)說服對方,結果“分行行長連門都不讓他進”。在有些地方,酒量意味著銷量,洋高管們顯然不適應國內一些地方的“白酒文化”
在投資上,洋高管們更傾向于精選個股并長線持有,他們在擇時上并不太在意,這顯然不適應波動大的A股市場。在調研上市公司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分析方法,使得洋高管也難以和上市公司高管達成比較暢通有效的交流。
相關專題:聚焦基金高管離職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