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旅游類消費爭議增長超1倍
深惠莞聯(lián)合發(fā)布消費指南
三大行業(yè)存在問題較多
肖健 通訊員 熊漢東 王佳娜
【編者按】
昨日,深圳、惠州、東莞三市消委會聯(lián)合發(fā)布第二期消費指南,首批發(fā)布內容涉及旅游、遠程購物及快遞服務三大消費領域。
深圳去年旅游類消費爭議同比增長超1倍
旅游業(yè)存在七大消費陷阱
【深圳商報訊】(記者 肖 健 通訊員 熊漢東 王佳娜)記者昨日從深圳市消委會獲悉,2010年,該會共受理旅游類投訴咨詢163宗,同比增長117.3%。從以往受理的投訴情況看,旅游消費目前至少存在七大陷阱。
一是旅行社的口頭承諾,沒有形成文字寫進合同,承諾含糊,難以兌現(xiàn);二是旅游合同中部分內容約定的雙方權利與義務不對等;三是旅程中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質量存在問題;四是旅程中游客發(fā)生意外事故后理賠難;五是假冒的“黑社”、“黑導”,與少數(shù)“黑商”相互勾結,誘騙消費者購物;六是一些“野馬旅行社”長期活動在景點門口、車站、展會及各繁華地段,散發(fā)虛假宣傳材料,伺機誘騙消費者;七是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信函、手機短信等方式,發(fā)布虛假旅游信息及廣告,擾亂旅游市場。
市消委會建議廣大消費者,出游前應先了解旅游購物的安排,在旅游景點購物要謹慎,注意辨別商品真?zhèn)魏唾|量,且貨比三家,特別是價值較高的珠寶玉器、電器、名貴藥材等,不要急于成交。購物后保存好發(fā)票單據,標明所購產品的等級標準,并注意核對單據上的印章和地址是否與現(xiàn)場看到的一致。
旅途中若發(fā)生糾紛,要冷靜處理,不要采取過激行為??上扰c組團社的領隊或地接社導游溝通,不能解決時,再與組團社聯(lián)系,要求妥善處理。糾紛若得不到合理解決,應注意搜集證據,待行程結束后與旅行社交涉或向有關部門投訴,甚至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當場要求旅行社采取補救措施,并繼續(xù)完成旅游行程。對發(fā)生的重大和急難的旅游糾紛,可撥打發(fā)生地旅游部門及組團社所在地旅游部門的投訴電話,要求協(xié)調解決。
行程結束后,比較出行時享受的旅游服務與合同中約定的內容及標準是否一致,如未得到應有的服務,可要求旅行社賠償差價。
【典型案例】
泰國5天游被困曼谷6天
李先生等11人參加泰國游5天團,由于旅行社及領隊沒有落實出境航班機位,導致游客滯留機場10小時。后旅行社又擅自改成廉價非直飛航線,產生的票價差額又未退還游客。行程中,領隊提供的餐飲達不到承諾的標準,且兩度停止供應飲食?;爻虝r,領隊不與游客溝通,采取“不承認”、“等待通知”等消極做法應對,導致游客被困曼谷6天。游客最后不得不向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求救?;貒?,李先生等11人向消委會投訴,要求旅行社書面道歉并賠償損失。經調解,旅行社最終解聘了涉事領隊,并賠償消費者共7000多元人民幣。
根據《廣東省實施<消法>辦法》規(guī)定:從事旅游業(yè)的經營者,應當與消費者簽訂旅游合同,在約定的時間內,為消費者辦好有關手續(xù),不得擅自改變旅游線路、時間內景點、食宿標準、交通工具、收費項目等約定條件。違者應當退還相關的服務費用;造成消費者損失的,應當賠償實際損失。本案中,旅行社違反了合同約定數(shù)項內容,應承擔違約責任,向消費者退還服務差價,并賠償經濟損失。
旅行社“賣豬仔”游客被忽悠
唐先生參加某旅行社組織的“廣東清遠兩天游”,合同約定入住三星級酒店,景點門票自理,且只安排一個購物點。出發(fā)時,該旅行社擅自將該業(yè)務轉給其他旅行社,之后發(fā)生一系列爭議:導游代買的景點門票價格昂貴,且無稅務、物價部門印章;入住縣城旁的龍庭賓館與“三星級酒店,標準相差甚遠;此外中途擅自增加購物點。
對此,消費者通過拍照、攝像,保存了旅行社違約的相關證據,并在回到深圳后向消委會投訴。經調解,該旅行社向消費者道歉并賠償了400元。此案例提醒消費者,出游前多了解與旅游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當在外地遇到旅游消費爭議時,要冷靜處理,盡可能收集有利證據,便于事后維權。
遠程購物投訴同比增近四成
消委會提醒貨到付款的方式風險相對較低
【深圳商報訊】(記者 肖 健 通訊員 熊漢東 王佳娜)李先生花1280元在網上購買了一部不能正常使用的假手機,要求退款時卻遭到拒絕;一位殘疾消費者花598元郵購一部要求有鍵盤且按鍵時有語音的手機,結果收到的手機卻是觸摸屏,多次要求換貨,商家都置之不理。
統(tǒng)計顯示,市消委會2010年共受理遠程購物類投訴咨詢388宗,同比增長39.1%。該會表示,遠程購物成交量正逐年遞增,其中互聯(lián)網購物已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同時由于其遠程性、虛擬性的特點,致使網絡銷售行業(yè)誠信度相對較低。在遠程購物款項的常用支付方式中,安全度從高到低依次為:貨到付款,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監(jiān)管經買方確認收貨后支付,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直接支付,買方直接匯款給賣方。其中后兩種方式常被詐騙分子利用。
從以往受理的投訴情況看,選擇遠程購物的消費者多為年輕人,易受廣告宣傳影響而沖動消費;遠程購物的商品易出現(xiàn)貨不對板、以次充好、以舊充新甚至假冒偽劣等現(xiàn)象;經營者實體經常變換,甚至沒有固定的經營地址,售后服務難有保障;交易雙方多數(shù)發(fā)生在異地,遇到投訴糾紛時,存在溝通難、舉證難、投訴解決成本高等問題。此外,作為一個新興行業(yè),遠程購物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還不健全,經營者難于監(jiān)管,付款方式也缺乏安全保障。
市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遠程購物要選擇有合法資質、信譽好的經營者和遠程購物平臺進行交易;選擇風險較低的支付方式如貨到付款和第三方監(jiān)管,確認所購物品真實無誤后再付款;交易前與賣方多溝通,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來確認所購物品,簽收快件前要先驗貨再簽字;索取購物憑據,核對憑據內容與所購物品是否一致,并在售后服務有效期內保留憑據;發(fā)生爭議后先與賣方平臺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時向當?shù)叵瘯对V或向工商部門申訴。
【典型案例】
千人網上團購百萬元不見蹤影
去年8月,李小姐在網上看中了一款某品牌兒童餐桌,售價比實體店價格低近30%。賣家要求先付款才能發(fā)貨,并承諾收到款后第二天就送貨上門。李小姐付款后,賣家卻毫無音訊。有關部門對此投訴調查后發(fā)現(xiàn),賣家既沒有工商注冊的實體店,也沒有在正規(guī)的購物網站上登記,該交易屬于個人之間的私下交易,貨款難以追回。
網絡上充斥著大量非法經營者,銷售方大多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許多屬于個人交易,出現(xiàn)爭議后難以維權。消費者網購時應選擇有資質、信譽良好的經營者。
去年11月底,“快點團”團購網站發(fā)起團購某品牌相機活動,在預收了1000多名網友合計100多萬元貨款后,出現(xiàn)網頁打不開、負責人聯(lián)系不上等情況。各地參與活動的消費者紛紛報案,警方目前正立案調查。
網上團購應選擇已長期正常運行,并有信用評價和保證機制的交易平臺;選擇團購對象(即賣方)和團購發(fā)起人(即召集團友與賣家談判的第三方)時要慎重,多選擇有工商登記、實體經營的法人企業(yè),避免與個人交易或委托個人;支付方式選擇貨到后由第三方監(jiān)管劃轉或貨到直接付款,將交易風險降到最低。
快遞行業(yè)五大潛規(guī)則須提防
消委會提醒,不管快遞員找何種借口,都不能先簽字后驗收
【深圳商報訊】(記者 肖 健 通訊員 熊漢東 王佳娜)龍先生把電腦主機從深圳快遞到湖南岳陽后,外殼嚴重損毀變形,主板部分插卡松脫、剝落,向快遞公司索賠卻遲遲沒有回音;羅先生委托物流公司快遞一臺MP3到浙江慈溪,收件人兩天后打開由門衛(wèi)代簽的包裹,MP3不翼而飛,物流公司拒不賠償……
來自市消委會的統(tǒng)計顯示,2010年受理快遞服務業(yè)投訴咨詢726宗,同比增長54.5%。該會指出,深圳快遞行業(yè)目前存在五大潛規(guī)則亟待打破。
潛規(guī)則一:寄件不如實注明物品情況。寄件時,快遞員不告知消費者在《快遞單》上如實標明物品實際情況,甚至以“貴重物品真實填寫更易丟失”為由,勸說消費者不明確填寫物品實情,導致消費者維權舉證難。
潛規(guī)則二:限定遺失最高賠償金額。一些快遞公司不僅不在承運單上盡到保價告知義務,賠償條款更是含糊不清。無論消費者是否標明物品名稱,是否申報價值,經營者都不會按照貨件的實際損失賠償,只按快遞公司自行在《快遞單》背后約定的條款賠償,即“對一般未經保價物品按每件最高人民幣500元賠償”,或者“托運之物品如發(fā)生遺失或毀損,最高賠償為運費的三倍”
潛規(guī)則三:限定貨物查詢時間。一些快遞公司在《快遞單》背后條款約定:“貨物寄出后查詢期為15天”。如消費者查詢、投訴時超過了15天的查詢期,公司以此為由免責。如劉先生于去年8月快遞一件“背背佳”至生產廠家。一個月后致電廠家查詢時得知廠家并未收到。當要求快遞公司賠償時,得到的答復是,運輸契約條款已明示,“貨物寄出后查詢期為15天”。消費者投訴時已超過了查詢期限,公司免責。
潛規(guī)則四:先簽字、再驗收。收快遞件時,快遞員要求收件人必須先簽字,然后才能打開包裹,這已成為快遞業(yè)一個慣例。這其實是要消費者先認同快遞物品是安全完整到達,把風險轉嫁給消費者。如張先生去年10月通過電視購物購買了某品牌原裝手機一部??爝f公司送貨上門時,要求先付款再驗貨。張先生付了2000元現(xiàn)金,打開包裹時卻發(fā)現(xiàn),里面是一臺打不出電話的山寨版老式手機。此時,快遞公司的送貨員已不見蹤影。
潛規(guī)則五:不要求收件人本人簽收貨件。收件時,快遞員只把貨物送到收件地址,在未能找到收件人本人簽收時,未經收件人同意,隨意讓收件人的朋友、同事甚至小區(qū)物管人員簽收貨件。
【消費提示】
市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遞寄物品時,要關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選擇郵局或合法經營、規(guī)模較大、信譽度高的快遞公司,并最好到快遞網點辦理手續(xù),如選擇上門服務要檢查快遞員的工作證件。
二是看清快遞委托單背面的條款,確認交運物品填寫是否全面、清晰;易損物品應注明,貴重物品與普通物品分開遞寄,單獨填單。
三是如實注明物品名稱、型號、價值及特殊要求,并提醒收件人收件時當場查驗物品的完整性,避免發(fā)生爭議。
四是對貴重物品保價。按照國家《郵政法》規(guī)定,保價郵件丟失或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賠償;內件短少或部分損毀的,按照保價額同郵件全部價值的比例對郵件實際損失予以賠償。因此,保價費對于郵寄的物品來說,花費很少,但在可能遭受損失的情況下,會起到關鍵作用。
五是先驗收物品后簽字,不管快遞員有何種借口,都不能先簽字后驗收,否則一旦發(fā)現(xiàn)貨物有問題,自身權益將難以得到保障。
相關專題:315尋找誠信的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