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車險市場改革的“何去何從”
理論探討
近日,部分媒體對我國車險市場的“政策解讀”文章引發(fā)了保險股的劇烈震蕩。筆者通過對我國車險改革的“前因后果”進行解讀和分析,試圖揭示出我國車險改革的“何去何從”
□王和
日前,中國保監(jiān)會公布了《關于加強機動車輛商業(yè)保險條款費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緊接著,《上海證券報》等媒體發(fā)表了“政策解讀”文章,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保險股,特別是以車險為主業(yè)的財產保險公司股價應聲下跌,跌幅深度甚至超過10%。后隨著政策信息的釋放,市場對政策的了解和理解逐步加深,股價出現了“修復性”回漲,其中,2011年8月15日中國財險(2328.HK)業(yè)績發(fā)布當天,股價跳漲10.38%,同日,香港的內地保險股漲幅均在5-10%之間,有“收復失地”之勢。盡管如此,這些均是“一時一事”的問題。而從長遠看,我們仍需對我國車險改革的“前因后果”做一個深入的解讀和分析,同時,更需對我國車險改革的“何去何從”,特別是對可能影響改革的因素做一個深入的剖析和研判。因為,任何一場改革,人們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均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背景解讀
從表面上看,這次車險改革最直接的原因是“高保低賠”風波。在“高保低賠”風波中,反映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車險條款費率管理體制,不少人認為這種由監(jiān)管部門“制定并頒布”條款費率的管理模式有失公允。其實,我國的保險條款費率管理一直是采用報批和報備兩種管理模式,對于涉及國計民生的保險條款費率,如車險,采用的是報批制,其他條款費率則采用報備制。因此,從制度安排上看,我國車險的條款費率是采用報批制,而不是“保監(jiān)會制定并頒布”。但“高保低賠”風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車險經營管理中仍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條款費率是保險經營的基礎,是這次風波的“始作俑者”,而且,長期以來社會一直存在對保險條款的“霸王條款”詬病,因此,需要從制度層面加以解決,通過改革進一步完善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以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利益,是這次改革的原始動因和價值取向。
從深層次看,我國的車險市場在經歷過相對無序競爭之后,在保監(jiān)會“70號文件”的推動下,進入了相對規(guī)范的經營時期,一方面借我國汽車消費“井噴”的東風,業(yè)務發(fā)展取得了可喜成績;另一方面在加強監(jiān)管的大勢下,經營業(yè)績全面改善。但做大并不等于做好,行業(yè)業(yè)績好并不等于消費者滿意。我國車險的發(fā)展面臨著深化改革的命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如何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推進全行業(yè)經營管理升級,特別是服務社會和保險消費者水平的提升。在條款費率管理領域,進一步導入市場機制,通過優(yōu)勝劣汰,形成對保險公司改善經營管理,提升客戶服務水平的外部壓力,繼而促進我國保險市場,特別是車險市場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是這次改革的深層次訴求。
性質解讀
這次車險改革之所以一開始就被一些人誤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人對這次車險改革的性質缺乏認識,特別是一些海外的投資者、中介和媒體。這一點從他們的“漢譯英”就可窺見一斑,絕大多數的分析師將這場改革翻譯成為了“l(fā)iberalization”,即“自由化”。而從國外保險市場的發(fā)展歷史看,一些國家曾經進行過“市場自由化”改革之如德國、韓國等,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德國曾進行過車險市場的自由化改革,采用的是完全放任的市場化管理模式,其結果是整個市場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使得德國車險市場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痛苦不堪”。于是,當人們再次看到“l(fā)iberalization”這個字眼的時候,很容易就聯想到那些國家“自由化改革,的慘痛教訓,就難免有點“心有余悸”,就容易“反應過度”
筆者認為,我國這次車險改革的性質是“基于差異化的市場化改革”,也可以說是監(jiān)管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將是理性、有序、規(guī)范和漸進的。改革的特點,一是通過制度約束,強化消費者保護意識;二是通過差異化,推動科學化;三是通過扶優(yōu)限劣,促進共同提高;四是通過多管齊下,實現系統(tǒng)協(xié)同和綜合治理;五是通過循序漸進,確保平穩(wěn)有序。因此,如果我們走近這場改革,深入了解并理解改革的背景、初衷和目的,就能夠對改革的性質有更準確的把握。所以,從本質上看,這次改革應當被解讀為“deregulation”,即放松管制,而不是“l(fā)iberalization”
方案解讀
這次車險改革方案可以用“維權”“差異”和“穩(wěn)健”三個關鍵詞來概括。
首先,這次改革方案的出發(fā)點就是要更好地維護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實現的手段是公平、規(guī)范和透明。從公平的角度看,要求保險公司在條款和費率制定過程要充分體現公平原則,同時,我們需要在一個更高的層次理解保險經營的公平問題,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對保險人更“苛刻”一些,用這種形式上的“不公平”去體現和實現保險合同關系的本質和實質公平。從規(guī)范的角度看,改革方案對條款、費率以及承保做一系列明確的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消費者利益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均能夠得到剛性保護。同時,方案也對保險公司的定價程序和標準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確保保險公司經營的穩(wěn)定性,以在更大范圍維護消費者利益。從透明的角度看,方案圍繞著保險人的告知義務展開,要求保險人必須做到主動告知、充分告知和有效告知,特別是針對“責任免除”部分。對于獨立開發(fā)條款費率的,方案還要求視情況向社會公示,或組織專家論證。
其次,這次改革方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差異化,這種差異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管理模式方面,將條款費率管理分為“示范型”和“自主型”,即由行業(yè)協(xié)會制定“示范條款”和“參考純損失率”,供行業(yè)共同使用;同時,從鼓勵創(chuàng)新的角度出發(fā),對于歷史長、規(guī)模大、技術強、經營好的保險公司,允許其可以獨立開發(fā)條款費率,以打破單一模式,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要,但同時采用更加嚴格的監(jiān)管標準。二是在費率結構方面,將費率管理分為“純損失率”和“附加費用率”兩部分,“示范型”公司應使用行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參考純損失率”,而“自主型”公司則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數據,確定純損失率。同時,明確了“附加費用率”不得超過35%,以維護消費者利益,同時促進保險公司提高經營效率。
第三,人們對改革的最大擔心就是一個“亂”字。這也是改革方案制定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一個混亂的改革注定是要失敗的。從這次改革方案看,穩(wěn)健是一個貫穿始終的因素,它不僅體現在內容上,也體現在程序上。從內容上看,一方面明確保險公司應對條款費率承擔法律責任;另一方面明確中國保監(jiān)會的監(jiān)管審批權,事前審批制度的安排是穩(wěn)健改革的根本保證。同時,除了對條款結構和措詞原則進行明確規(guī)范外,更重要的是對費率擬訂進行針對性管理,即明確風險保費和附加保費的分別管理原則,特別是規(guī)定了附加保費的上限管理原則。此外,還推出了“費率驗證調整機制”。從程序上看,市場化改革是方向,但市場化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時,市場化改革需要相應的條件和環(huán)境,有一個“水到渠成”的問題,因此,這次改革的總體指導原則是“循序漸進”,即要從我國保險業(yè)的實際出發(fā),從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入手,穩(wěn)步實施,扎實推進,避免行業(yè)出現大起大落。
效果解讀
客觀講,社會,特別是投資者和媒體對我國新一輪車險改革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也可以說是“事出有因”,因為,除了有國外一些國家在進行車險市場改革過程中的“前車之鑒”外一我國車險市場也曾經歷過“高臺跳水”的價格競爭,也曾出現過“瘋狂的手續(xù)費”年代,整個行業(yè)也曾付出過巨大的代價。而這次改革推出的背景恰恰是行業(yè)經營全面好轉,同時,又有一批新主體已經或即將進入市場。有因空間”、有因新人”是大家擔心新一輪惡性競爭的主要原因,于是就進一步擔心這次的改革會成為“導火索”。坦率講,“空間”和媒新人”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但筆者認為,我們不能將二者必然地聯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種因果關系,這無疑是機械和不科學的?!翱臻g”和媒新人”因素,固然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因為它可能引發(fā)新一輪競爭,但這不是必然,更不能說改革就一定會將這些因素成就為一場惡性競爭。恰恰相反,改革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更好地規(guī)范市場,使“空間”和媒新人”不再成為惡性競爭的因素。
與此同時,如果我們能夠深入觀察近年來我國保險市場改革,特別是監(jiān)管體制改革的脈絡,就不難得出“今非昔比”的結論,而這種“比”的不僅是與國外同行比,也包括了與自身的過去相比。近年來我監(jiān)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市場監(jiān)管,制度監(jiān)管和行為監(jiān)管“雙管齊下”,一方面是完善了償付能力監(jiān)管,形成了資本制約機制;另一方面加大了高管人員問責機制,引導管理者理性經營。同時,經過了嚴重虧損和嚴重違規(guī)的教訓,行業(yè)的各級經營管理者開始認識到依法合規(guī)和效益經營的重要性,初步實現了理性的回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保險業(yè)能夠將這次改革變?yōu)榇龠M行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契機和動力。
趨勢解讀
任何一次改革,初衷是一回事,結果則可能是另一回事。如何使這次的改革能夠按照既定的方向、方針和方案推進,是全行業(yè)需要共同關注、思考和實踐的問題,因為成敗也許就在我們自己手中。筆者認為,首先,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是關鍵和前提,而思想和認識的核心內涵是“大局意識”,行業(yè)發(fā)展到了今天,全行業(yè)應當有一個基本共識: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要明白“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多一分合作共贏,少一點對立、猜忌和“小九九”,是行業(yè)和公司成熟的表現。其次,行業(yè)需要對我國車險面臨形勢和任務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些年車險發(fā)展很快,但“內涵價值”并不高,特別是社會和老百姓并不滿意,我們要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并將其轉換為這次改革的動力。第三,要充分理解改革基本訴求和方案理念。這次改革的基本訴求是更好地維護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是“毛”與被皮”的關系;同時,只有和,才能合,只有更大范圍的“合作共保險才能夠做大做強。因此,讓消費者滿意是硬道理。第四,理解改異”與被同關的關系;差異化是這次改革的核心,但我們不是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異”是過程,“同關是目的。差異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扶優(yōu)限劣,通過分類管理,通過有效激勵,最終實現共同提高和行業(yè)進步。第五,這次改革方案給行業(yè)一個強烈信號,車險經營將進入以管理升級為內涵的轉型階段,只有進一步規(guī)范經營,夯實管理基礎,才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同時,專業(yè)隊伍和數據基礎是經營的重要資源。第六,保險經營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條款費率固然重要,但絕不是問題的全部。改善經營管理需要綜合治理,需要系統(tǒng)協(xié)同,因此,在完善條款費率管理的同時,還需要關注承保、理賠、內控和服務等領域。
近年來,在全行業(yè)的共同努力下,監(jiān)管體制和公司治理均有了長足的進步,社會效益和行業(yè)效益逐步顯現,我國保險市場正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與此同時,我國車險市場也面臨深化改革的挑戰(zhàn),這次的改革可謂是任重道遠,同樣面臨著“何去何從”的選擇,而決定改革和發(fā)展方向的“方向盤”就在行業(yè)的心里手中,因此,認識的高度和統(tǒng)一很重要,行動的堅定和切實更重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