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獲諾貝爾獎 曾蔭權致賀
中新社香港十月六日電 有“光纖之父”之稱的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六日同另外兩位美籍學者一起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光纖傳輸及半導體研究方面的開創(chuàng)性成就。
瑞典皇家科學院六日宣布,將二00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科學家高錕以及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三人總共獲得相當于一百四十萬美元的獎金,其中一半獎金由高錕奪得,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則分享其余一半款項。
諾貝爾評審委員會稱,高錕獲今次獎項的一半,其余二人各占四分一。高錕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其余二人成功研發(fā)半導體影像電路(CCD)。光纖傳輸提升了通訊系統(tǒng)的能力,使網(wǎng)絡傳輸速度大幅提高。而CCD的研發(fā)成功,令數(shù)碼數(shù)相機及影像系統(tǒng)得到普及。
香港特首曾蔭權六日透過發(fā)言人表示,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科學界最高榮譽,他與香港市民衷心祝賀高錕獲得此殊榮。
曾蔭權表示,高錕不單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亦是一位謙謙君子和有承擔的教育家,香港能有一位如此出類拔萃的人物,是香港的無比驕傲。
現(xiàn)年七十六歲的高錕,一九三三年生于上海,一九四八年移居香港,就讀圣約瑟書院,未畢業(yè)就前往英國留學,先后取得倫敦大學理學士及哲學博士學位。他在一九六五年表論文,首度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遠距離信息傳遞,從而奠定了“光纖之父”地位。他從一九八七年起,他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直至一九九六年,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hez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