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著陸不一定是壞事,軟著陸也不一定是好事。短期來看,軟著陸是好消息。但是,如果由于壓力減緩而使當局推遲或者不愿改革,那么軟著陸就會變成壞消息。硬著陸通常是推動結構改革從而提高發(fā)展水平的最佳催化劑。
誰最害怕硬著陸?短期來看,軟著陸是好消息。從不加息的效果來看,顯然有利于大型企業(yè)、特殊項目、金融機構,不加息是對行政信用庇護下的企業(yè)的呵護,而對中小企業(yè)、中國經濟發(fā)展、抗通脹極為不利。一些國有部門的迅速擴張是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源,減少貨幣供應可以減緩通脹,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高投資未必帶來高產能,投資也導致了長期的產能過剩,較低的盈利能力和疲軟的股市。但是,如果由于這種壓力而使當局推遲或者不愿改革,那么軟著陸就會變成壞消息。【參與評論】
央行宣布從20日起上調銀行存準率到21.5%的高位,相比于上調存準率的激進,加息可謂是慢如蝸牛。從去年10月19日第一次加息至今,央行共加息四次,負利率基本保持在1.35%~1.25%的水平,可見央行的加息速度與CPI基本同步,在縮小負利率方面無能為力。為什么在如此巨大通脹壓力下,有關部門仍然害怕加息? 【詳細】
在過去的一年中,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基本延續(xù)了2005年匯改之路:人民幣兌美元小幅、漸進升值,同時雙邊波動性逐步增強。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頻頻創(chuàng)新高,總計累計升值幅度達5.5%。匯率的變動,首當其沖地對微利的中國制造企業(yè)造成了沖擊。據商務部調研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yè)的平均利潤率只有約為3%-5%。【詳細】
趙志敏表示,匯改進程中最需要警惕的是熱錢的沖擊,流動性的消失有可能是在一夜之間,這對于中國金融體系的健壯性是極大的考驗。另外,由于中國的出口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為主導,人民幣的快速升值對這些產業(yè)而言是致命的打擊,因此,加強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已經迫在眉睫。 【詳細】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建臣則認為,“人民幣升值究竟是一步到位,還是漸進式升值,核心問題取決于中國經濟的軟實力,取決于中國如何真正參與國際競爭。但尤其要注意三個方面,首先,國內居民收入必須快速真實有效的增加,否則人民幣升值,和老百姓關系不大。其次,政府必須在金融體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必須實行利率市場化,使匯率與利率相協調。最后,政府不能通過犧牲一批企業(yè)換取匯改的成功。” 【詳細】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依賴中國需求的大宗商品生產國 對華出口一旦減少 貨幣將會貶值,近日,中國經濟放緩對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充斥著泡沫的中國樓市似乎終于要下跌了,這也許不僅對中國來說是個壞消息,對中國一些最大的貿易伙伴來說也一樣"。【詳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份研究報告曾指出,中國經濟每增長1%,就會帶動全球經濟增長0.4%。報告稱,中國與外界的貿易和資本流動,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影響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中國的進口直接拉動了貿易伙伴的出口額和GDP;而由于中國已與不少亞洲國家形成了產業(yè)鏈,中國的出口又可以讓不少亞洲國家搭上順風車,一起進入國際市場。中國的資本進出同樣能夠影響全球的資本需求與供應。簡而言之,中國經濟增長對各國都有溢出效應。【詳細】
過去幾十年以來,中國是靠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yè)化和弱勢貨幣來實現增長,并因此催生了極高的企業(yè)和家庭儲蓄率,以及對凈進口和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房地產以及來料加工和出口部門的生產能力)的依賴。【詳細】
策劃: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