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談判中方仍握有底牌 中鋼協醞釀絕地反擊計劃(2)
中方未出的籌碼
而在這一場絕地反擊中,中方似乎還有底牌沒有最后甩出。
今年的鐵礦石談判,日、韓都相繼與淡水河谷達成協議。3月30日,淡水河谷與日本新日鐵達成2010年二季度鐵礦石價格比2009財年漲價90%的協議。4月2日,韓國浦項綜合制鐵公司表示,已與淡水河谷達成今年第二季度鐵礦石價格上調83%-86%的初步協議。
這又一次讓中國談判者陷于孤獨境地。與去年一樣,今年的談判又是十分艱難。賈銀松堅稱,中方手中仍然握有堅持鐵礦石長協定價的籌碼,“我們的市場需求就是最大的籌碼。”
事實上,中方也在積極籌劃降低對于三大礦山的依存度,這也許就是鐵礦石談判的新牌。
一方面,在鐵礦石的高價之下,國內的鐵礦開發(fā)價值將大大增加,今后,中國將大量增產國產礦,并優(yōu)先使用國內礦,“我們現在有這樣的技術和能力。”賈銀松表示。
另一方面,國土資源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近幾年新增已探明鐵礦石儲量100億噸,國產鐵礦石供應量將比2009年擴大4.8億噸。這4.8億噸新增產能中的一部分已在建設之中,余下的部分也正在制定規(guī)劃。正是因為國有礦數量的增加,才會對國外鐵礦石依存度降低。
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的生鐵產量為5.437億噸,折合消耗鐵礦石為8.67億噸,而2009年全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為6.28億噸,如果按照這一數據來看,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是72.43%。但是如果加上2009年全年國內5.5億噸的精鐵礦石,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只有36.55%。
再者,根據蘭格鋼鐵網提供的數據,今年中國在海外權益礦將達到1億噸,而這一產量仍在不斷擴大當中。
“就看雙方誰能扛得住了。”蘭格鋼鐵網分析師王國清表示,去年三大礦山賣到中國的鐵礦石量有3億-4億噸,而中國鐵礦石進口量中近一半是從其他地方進口的。孤立三大礦山,三大礦山賣不出去也慌。礦山因為利益驅使,或許會有轉機。然而這種硬碰硬的辦法使今年的談判形勢很不樂觀。
而在一個又一個艱難回合之后,中方如何在2010年的鐵礦石談判中斡旋,何時再拋出新的籌碼或許已在籌劃之中。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袁曉瀾
編輯:
jiang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