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大對撞
中美第二輪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于5月24至2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沿襲前次的“雙軌制”,此次中美高級官員們的會晤也是戰(zhàn)略對話和經濟對話并行。
人們注意到,此次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是處在這樣一個宏大的、不斷變化的背景之下:全球經濟復蘇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中美經濟關系正發(fā)生微妙變化;2010年上半年中美不約而同發(fā)布了各自的外貿發(fā)展計劃;中美的全球關切具有越來越多的交集……
中美外貿同爭第一”的競合
中美出口產品在未來20年將體現為“差異化競爭態(tài)勢”,可以達成共贏。
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5月16日至26日率清潔能源企業(yè)代表團訪華。作為奧巴馬政府首個內閣級別的商貿訪問團,此行目的非常明確——增加出口,促進就業(yè)。
解決嚴重就業(yè)問題,縮減外貿逆差擴大趨勢,牢牢把控美國經濟的全球地位……在一系列政策目標牽引下,出口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被大大提升,并已成為奧巴馬政府未來貿易戰(zhàn)略的核心。
1月27日,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5年內出口翻番的目標;2月4日,駱家輝提出“全國出口計劃”;3月11日,奧巴馬又在美國進出口銀行年會上重申此出口目標,5年內要為美國創(chuàng)造200萬個就業(yè)機會。
4月18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廣交會上正式公布了一份《后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并以推動經濟增長為目標,規(guī)劃了未來20年內中國外貿發(fā)展目標,實現十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翻番,二十年成為貿易強國的目標。
該課題組負責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向《財經國家周刊》透露,商務部根據此研究報告制定了未來外貿指導意見,并已經上報國務院,該報告對未來“十二五”規(guī)劃也有很大意義。
201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仍沒走出危機的陰影,中美兩個大國此時先后拋出雄心勃勃的未來貿易戰(zhàn)略,已經引起廣泛關注。這會加劇雙方的摩擦甚至導致貿易戰(zhàn),還是可以保持競合關系,實現共贏?無論結果怎樣,中美兩國在為各自目標奮斗時,將不得不把對方考慮在內。
兩個新戰(zhàn)略前景
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把出口倍增的最終目標概括為,“確保21世紀仍然是美國的世紀”;而中國商務部《戰(zhàn)略研究》設立的終極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世界貿易強國地位。
《財經國家周刊》獲悉,中國商務部的課題研究已經注意到了中美經貿關系的重要性和競爭性,用8頁篇幅詳細分析了“后危機時代中美貿易戰(zhàn)略之競爭”問題。該研究認為,“美國絕不甘心淪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中美兩國各自新貿易戰(zhàn)略,都著眼于搶占戰(zhàn)略制高點,未來中美貿易競爭態(tài)勢不可避免。
根據奧巴馬的出口戰(zhàn)略藍圖,美國政府日前已成立了“出口促進內閣”和“總統(tǒng)出口委員會”,按其目標測算,美國出口將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5年后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總出口額將超過3萬億美元。其中貨物出口額達到2.1萬億美元,回歸世界第一的位置。
“美國政府的出口戰(zhàn)略有其合理性,但最終能不能達成目標還要等兩三年后才能看出端倪?!敝袊绹虝L孟克文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說。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則認為,美國的出口倍增計劃僅僅是個“政治動員”而已,成效不一定很妙。美國的低端制造業(yè)已經大部分從國內轉移出去,而其高端制造業(yè)的成本相對較高,歐洲、日本和韓國都是美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2001年至2009年美國出口額的平均增長率是4.1%,排除2009年金融危機嚴重的一年,前八年出口平均增長率也僅有6.9%,這與15%的增長率相差懸殊。
但駱家輝在率團訪華前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美國正在重新審查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政策,大有迎難而上的決心。
中國商務部的報告則分析指出,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總貿易(貨物貿易加服務貿易)出口國,雖然目前其貨物貿易出口暫居第三位,但美國擁有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制造業(yè),其工業(yè)總產值占世界工業(yè)總產值的19%,只要強化出口促進,放寬出口管制,貨物貿易出口重返世界第一座次并非臆想。
相比美國的出口戰(zhàn)略,中國商務部的課題報告描述了未來5至10年中國外貿發(fā)展情況,預測到2015年中國貨物出口額達到1.8萬億美元,年增速為7.2%,占世界比例9.8%,位居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進出口總額均實現翻番。
對中國的出口目標,孫哲表示,實現起來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因為2001年至2009年中國出口平均增速為18%,比設定的目標高很多,或許中國還會提前幾年達到這個目標。
按照對兩國數字目標的分析,中國未來戰(zhàn)略似乎比美國更容易達成,但兩國幾乎同時為自己的未來設立了“第一”的屬性,競爭難以避免。
未來之爭
中國商務部的課題研究沒有僅從數字作兩國的比較,它指出中美兩國出口新戰(zhàn)略將構成“天然競爭態(tài)勢”,形成戰(zhàn)略性的全方位競爭。
一方面,這種競爭體現在貿易空間上。課題研究認為,未來5年世界經濟會保持3%的增長速度,世界貿易可能保持5%的增長,而世界市場需求是相對有限的,美國出口若大幅增長,必將壓縮其他國家貿易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美國出口戰(zhàn)略中包括國別貿易戰(zhàn)略,即與關鍵貿易伙伴商簽自由貿易協(xié)定,亞太地區(qū)是美國的戰(zhàn)略重點,這與中國加速構建的自由貿易區(qū)網絡形成競爭態(tài)勢。
霍建國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表示,中美兩國都在想方設法擴大本國出口市場,兩國在市場份額和潛在目標市場上存在比較大的競爭關系。中國很看重東南亞市場,美國也很看重,這自然就形成了一個“爭奪”態(tài)勢。這種爭奪不完全表現在產品競銷上,而是更多表現為戰(zhàn)略利益層面。
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建立,前4個月雙方貿易額同比增長了58.5%,促進中國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了45.6%。自貿區(qū)使中國海外新興市場得到了迅速開拓。
中國對東南亞市場的興趣不僅局限在開拓東盟自貿區(qū),還可能進一步與韓國和日本建立單獨的自貿區(qū)。5月6日中日韓自貿區(qū)聯合調研首輪會議已經在韓國首爾舉行。
而美國也正在積極推進跨太平洋戰(zhàn)略經濟伙伴協(xié)定談判,其中涉及到東南亞的新加坡、越南和文萊等國。奧巴馬將在6月訪問印度尼西亞,而且承諾要盡快推進與包括韓國在內的四國雙邊自由貿易協(xié)定。
這些都表明未來中美在東南亞的利益將形成越來越多的競爭,背后體現的是大國之間的博弈。
更值得關注的是,課題中提到美國可能為實現出口戰(zhàn)略而實施更具攻擊性的貿易政策,其中包括匯率、知識產權、反傾銷、反補貼等政策。美國為實現出口目標,可能會迫使其貿易伙伴更大程度向美國企業(yè)開放市場。其中,中美匯率政策博弈將在戰(zhàn)略競爭中長期存在。
課題對中美之間可能發(fā)生的匯率戰(zhàn)和貿易戰(zhàn)表示了擔憂,提出要通過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和在華美國公司與美國進行充分溝通,但也表示要直面美國掀起的一波又一波貿易摩擦,提前制定報復性應對預案。
擺脫不掉的貿易摩擦
2009年,美國對華發(fā)起的貿易救濟案件達到23起,涉及金額超過72億美元,占當年中國所有貿易救濟案件案值的57%。美國是與中國貿易摩擦涉案金額最多的國家,尤其2009年9月由奧巴馬簽署的輪胎特保法案,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輪胎實行懲罰性關稅,案值高達22億美元。
2010年3月15日,美國130名兩黨議員聯名寫信給美國財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一度將兩國摩擦推向沸點。
4月21日,美國商務部在宣布對來自中國的鋁型材進行“雙反”立案調查時,并沒有駁回申訴書中關于調查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構成補貼一項,且宣布推遲作出決定。
北京嘉潤道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張軍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美國從未對他國匯率偏差發(fā)起過反補貼調查,此前美國對華十余起反補貼案中,申訴人有關將人民幣匯率問題列入調查的申請均遭美國商務部駁回,但針對此案,美國商務部卻一反常規(guī)地采取了延遲考慮的態(tài)度。
張軍強調,一旦匯率問題列入反補貼調查,它將會適用未來所有案子,“這無疑會點燃一場貿易戰(zhàn)?!?/p>
第三方利益集團的加入讓形勢變得更加復雜。此次鋁型材雙反立案調查,便是由北美最大的工會組織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和行業(yè)協(xié)會鋁型材公平貿易委員會向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訴的。
這兩個組織認為,中國輸美鋁型材以低于成本價值32%到33%的價格在美國傾銷,因此2007年至200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鋁型材增長了90%,對美國國內產業(yè)和就業(yè)崗位造成影響。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勇認為,大部分的貿易摩擦不可以簡單用國家與市場的“兩維”觀點來解釋,而應代之以國家、市場與社會“三維”互動的分析框架。即除了代表政治體制核心的國家和以經濟行為體公司為代表的市場力量之外,還有一個社會行為體,它主要包括代表狹義部門和集團利益的勞工集團或工商集團,以及非政府組織或非營利組織等公共利益集團。
美國商務部在人民幣匯率問題是否要被列入政府補貼行為調查一事上的態(tài)度模棱兩可,體現了第三方利益集團對于政府決策的影響。在王勇看來,美國政府對外政策受到利益集團的制約較為明顯,這本身就會帶來摩擦的長期不可避免性。
貿易戰(zhàn)=雙輸
盡管中美之間競爭與摩擦會長期存在,但貿易戰(zhàn)在中美經貿關系的大樂譜中卻顯得格格不入。
5月16日,駱家輝在抵港當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就表示,中美貿易戰(zhàn)將會造成雙輸的結果,美方會就此問題與中方交換意見。
雖然在本輪對話中,美國會拋出很多問題向中國施壓,中國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擊,但是中美雙方都不會放棄對方的大市場。孫哲認為,美中兩國將在施壓與反施壓中尋求合作,“合作型施壓”是中美兩國經貿關系的現狀與大趨勢。
據美方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中國已由2001年美國第九大出口市場躍升為2007年的第三大出口市場。2001年至2009年,美對華貨物出口額增長262.8%,是同期美國總體出口增長率的5.8倍。
在金融危機爆發(fā)全球需求迅速下降的狀態(tài)下,2009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僅比2008年下降了0.2%,而在美國前十位出口市場中,另外九個市場卻有8%至21.6%的降幅。至今發(fā)達國家的消費需求還沒明顯向好,而在發(fā)展中國家里,中國的內需已非常強勁。孟克文也表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持續(xù)增長是美國出口戰(zhàn)略實現的必要條件。
對于中國來說,雖然兩國摩擦不斷,但美國一直以來占據中國前兩位出口市場的位置,2001年至2009年中國對美出口額增長307%。2009年中國對美出口額2208.2億美元,占中國出口總額18.38%,僅次于第一出口市場歐盟的19.7%。
孫哲對《財經國家周刊》表示,多年來中國出口產品在美國市場的賣價均比歐洲市場高,美國市場成為中國大量出口產品的首選地。
多位國內外專家認可這樣一種判斷:美國沒有理由也無法拋棄中國這個大市場,同樣,中國也離不開美國這一開放市場,因此雙方的貿易戰(zhàn)必然造成雙輸的后果。
雙贏:全球經濟壓艙石
駱家輝表示,溫家寶總理關于2010年將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從2005年基礎上提升20%的計劃,將為美國清潔能源產業(yè)帶來巨大機遇,有望提升美國人的就業(yè)率,而這更是一種“雙贏”的合作。
中國商務部一位參與上述課題研究的官員對《財經國家周刊》分析指出,中美兩國出口產品的差異化還是比較大的,即使中國逐步推進產業(yè)結構升級,未來兩國出口競爭仍然存在很大差異。
產業(yè)升級的基本規(guī)律是與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競爭減少,與發(fā)達國家的競爭增強。但是中國情況比較復雜,中國國土面積大,人口眾多,而且東西部發(fā)展不平衡,大約相差20年左右,因此未來中國制造業(yè)會呈現出“全產業(yè)鏈上的競爭力”,即高端的制造業(yè)越來越強,但相當一部分低端制造業(yè)也沒有丟掉,而美國則主要以高端制造業(yè)為主。
中美出口產品在未來20年構不成太多正面競爭,這位官員將其稱之為“差異化競爭態(tài)勢”,中美在未來出口市場中可以達成共贏的局面。
中美兩國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同時也對全球經濟起到重要的影響。
根據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從1945年起,貿易自由化給美國帶來每年1萬億美元的經濟收益,美國每個家庭的平均收入增加了大約9000美元。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GDP由0.36萬億元人民幣上升到2009年的33.5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2009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出口份額占到了世界比重的8.7%。
對于中美經貿關系的未來,美國人還有更遠大的藍圖。
中國美國商會于2009年初就公布了一個中美經貿關系未來30年的目標,稱為“三個萬億計劃”,即到2039年,實現美國對中國年度出口額超過1萬億美元;美國公司在華年度銷售額超過1萬億美元;中國公司在美國年度投資額超過1萬億美元。計劃公布后,美國政府也對于中國美國商會的這個目標“表示歡迎”。
2009年美國對中國出口額僅為700多億美元。孟克文對《財經國家周刊》說,中美貿易之間存在巨大潛力,他對中美未來共贏的雙邊貿易關系充滿信心。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王緝思表示,盡管中美經貿摩擦從表面上看正在擴大,有時甚至十分激烈,但透過公開爭執(zhí)去觀察利益的互動和交換,可以看到,中美互惠利益在增加,雙贏部分也會逐步擴大,中美經貿關系的客觀發(fā)展方向是使兩國社會中更多的利益集團和個人從中美互動中得到好處。
“如果中美兩國各自的經濟和相互合作以現在的速度發(fā)展下去,相互依存的中美經濟將成為全球經濟的最大發(fā)動機和壓艙石。”王緝思說。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zhangz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