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 > 精神邊界 > 正文 |
|
我很難將那兩個李嘉誠連接在一起,一個是在商業(yè)世界中果敢、謹慎,一筆交易可以賺取1500億港元的傳奇商人,另一個則是看到生活不幸的人會眼圈發(fā)紅的軟心腸、善感的老人。
也是在10月的那次媒體見面會上,李嘉誠第一次提出了基金會是他“第三個兒子”。這種非常中國式的表達,表明了他對慈善事業(yè)傾注的熱情。但人們卻多少難以理解這個已經投入了將近70億的基金會的救助哲學是什么?
在接下來的3年中,李嘉誠一次次做出驚人之舉,2006年1月,他賣出了加拿大帝國商業(yè)銀行的股份,將獲得的10億美元利潤投入基金會,8月時,他又突然宣布,將把不低于財產三分之一的錢捐獻給基金會,按照目前的估計,這將使李嘉誠基金會的財產增加到500億港元左右,成為亞洲最大的私人基金會。
數字當然令人驚嘆,更令人贊嘆的是,基金會越來越清晰的邏輯。“中國傳統(tǒng)的視慈濟心為個人德行,這不足以平衡物欲世界中對貧病的冷漠?!彼?005年6月對《亞洲周刊》說,“我們要有新思維去改變我們民族的命運。這是我想去鼓吹、去做的?!?/FONT>
如何從個人道德的完善,轉變成對社會整體變革的推動,越來越變成李嘉誠關注的核心。他血液里流淌的不同因素,彼此糾纏,相互影響。佛家的慈悲心、儒家的兼濟天下的熱忱、西方式的管理模式、上百億的資本,不同的力量通過李嘉誠共同注入到基金會,它會變成推動中國進步的一種不可忽略的力量嗎?
二
慈善業(yè)顯然已是一個被過度談論和“政治正確”的話題。政治人物、企業(yè)家甚至好萊塢明星,都加入了這個行列。很多時刻,它變成了可恥的自我形象宣傳或是某種道德優(yōu)越感展示,或干脆是一種對社會風尚的響應,它與被幫助的個人無關。
作家保羅·瑟若克斯批評搖滾明星博諾的援助方式對于非洲的現狀于事無補。他甚至以40年前在非洲志愿者的親身經歷,告訴比爾?蓋茨將計算機送給孩子們的行為毫無用處,他們更需要的是鉛筆和紙。一個被受困的社會真正的變革,必須來自于自身,而不能僅僅依靠外來的力量。
在這一期雜志里,我們試圖尋找一些分享著這種“孤獨的激情”的人。他們絕大多數默默無聞,他們可以調動的資源也有限,但是他們卻以各自的方式,致力于幫助盡可能多的人。比起呈現他們身上令人感動的一面,我們更愿意追尋的是支持他們前進的內心的動力到底是什么,我們也想追問,這種星星點點的個人努力,能否轉化成一種更大范圍內的社會改進,盡管現實相當殘酷。
我們選擇“上善若水”為題,是因為推崇“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特性,那些真心要幫助別人的人,從來都將個人隱藏在這些善行背后。當然,我們的期待不止于此,我們期待的善行不僅幫助別人、減少別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要激發(fā)起被幫助者對未來的希望,喚醒他們對于自身尊嚴的渴求。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對于慈善的理解,才剛剛開始。
作者:
許知遠
編輯:
xuhl
|
Google提供的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