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jīng) > 精神邊界 > 正文 |
|
賀歲片的成本與收益
原劇本安排這個前妻由宋丹丹主演,她和徐錚在離婚后展開結(jié)婚競賽,看誰先找到下家。以男人為主線的是電影,女人的經(jīng)歷拍成一部長篇電視劇。但是宋丹丹的檔期排不開,不能參與電影,而是拍了一部300分鐘的短劇集。孫健君說,在電影公映前,他們已經(jīng)通過音像、書以及在日本的發(fā)行收回了成本,國內(nèi)票房是純利潤。雖然他不肯透露電影的投資額,只是含糊說,如果算上資源交換,投資可以算上千萬,“反正比《瘋狂的石頭》多點”。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估計,一部很少轉(zhuǎn)場,全在北京拍攝的影片投資應(yīng)該在五六百萬左右,所謂資源交換,就是那些客串明星,每人只提供一天至三天的檔期,這種客串如果按商演價收取也是非常高昂,像周星馳當年主演賀歲片《家有喜事》時就拿了巨額片酬。但因為投資方和她們有別的合作,她們可能會象征性地收取片酬。中國電影里幾百萬和上億的投資是最易保本的項目,前者可以賣給電影頻道或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取獎金,后者可以用大手筆宣傳賺取票房,2000萬元左右的中等投資是最為危險的。不過孫健君認為,對于沒有操作能力的公司來說,中等投資風險最大。成片剪完后,工作實際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之所以虧本,是后面三分之二的發(fā)行運營無法形成良性循環(huán),如果產(chǎn)、叫、賣三位一體,賺錢很容易。
尤其是現(xiàn)代都市題材,像這部影片冠以“呼叫轉(zhuǎn)移”,中國移動必定是有表示的,事實上,這個名字就是為贊助商而準備,以前曾經(jīng)考慮過無數(shù)個名字,因為沒有扣上贊助商的特征都被否決了,宋丹丹的短劇名為《愛情來電顯示》,也具有同樣功能。電影中的植入式廣告不勝枚舉,從演員戴的手表,用的手機、電視,到路上的站牌、公交車,廣告無處不在,完全汲取了馮小剛賀歲片的經(jīng)驗。
有賀歲片傳統(tǒng)的香港地區(qū),賀歲電影曾創(chuàng)造了每年票房的最高紀錄,在上世紀90年代初,黃百鳴、王晶運作了一批賀歲喜劇,例如黃百鳴的《91家有喜事》、《花田喜事》、《大富之家》,集中了當年最紅的明星,加上粵語長片中的老藝人,將老中青觀眾一網(wǎng)打盡。它們突出了群星賀歲鬧大年的主題,每個明星的戲份經(jīng)過仔細分配,相當均衡,沒有絕對主角。結(jié)尾一定要扣上一件喜事:結(jié)婚或過生日,全體演員出場齊拜年。和馮小剛長達一年的準備不同,這些賀歲片的操作周期極短,王晶最短的一部電影只拍了8天,平均周期也不過12天。《愛情呼叫轉(zhuǎn)移》籌備兩個月,拍攝35天在內(nèi)地已經(jīng)是極快的速度,但還是有改過幾稿的劇本,香港電影卻只有一頁紙的提綱?!都矣邢彩隆分械亩缃巧肿酉槌鲅?,從林子祥換成張國榮,所有戲份重新編排,前后不過幾天的工夫。
馮小剛成功后,內(nèi)地出現(xiàn)了賀歲片爭檔期的狀況,這些小成本賀歲片充分學習了香港地區(qū)胡拼亂湊的傳統(tǒng),找一堆二流明星,用一個很不成熟的本子。2000年馮小剛沒有拍賀歲片,當年的5部賀歲片《考試一家親》、《幸福時光》、《美麗的家》、《防守反擊》、《家和萬事興》票房總和還不如一部馮氏喜劇多。這幾部片子中,《防守反擊》最像賀歲片,有一群二流明星撐場面,劇本最薄弱,風格喜氣洋洋,但票房卻最差。在幾次失敗的試驗后,制片方發(fā)現(xiàn)不是掛上賀歲的幌子就能變成印鈔機,所謂的賀歲片也開始不再賀歲,只搶檔期,《戀愛中的寶貝》就是典型地打著情人節(jié)言情電影招牌的恐怖片。從《瘋狂的石頭》在一個清閑檔期取得奇跡后,連檔期也沒有過去那么重要。
每年中國拍攝的新電影中有85%是零拷貝,無法進入電影院,只能在電影頻道和DVD市場流通,這就造成觀眾的錯覺:以為中國電影一年只有兩三部大片。原因在于中國的銀幕數(shù)過少,洛杉磯平均每4000人有一塊銀幕,而北京1700萬人口只有一二百塊銀幕,很多小成本影片還沒放映就刀槍入庫,能進入影院已經(jīng)是大大的僥幸,如果能進入賀歲檔,簡直可以殺豬敬神。孫健君說,中國文學的基礎(chǔ)是眾生相,四大名著全是群戲,很少有一個人物內(nèi)心世界寫成一本書,賀歲片中群星的概念非常符合中國的傳統(tǒng),注定會被觀眾接受。所有的賀歲電影無非是老槍打新人群,形式、內(nèi)容都要建立在市場分析的基礎(chǔ)上。
作者:
孟靜
編輯:
liaosm
|
Google提供的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