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券商自營因謹小慎微踏空
每經記者 曾子建
在A股市場中,券商除了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中間服務外,也擁有規(guī)模不小的自營盤。本輪行情中,股民體驗了從失望到希望,再到觀望的情緒起伏。如今回頭總結,券商在研判A股大勢時,對大方向的掌控仍舊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但券商的自營盤和他們的集合理財產品,為何始終跑不贏大盤呢?
通過重新梳理券商2009年的操作脈絡,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券商之所以在2009年跑輸,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犯了幾乎和散戶一樣的錯誤:在大盤低位時抱有熊市心態(tài);在股指沖頂階段又過度加倉。
【回顧】
在熊市中跌倒牛市中不敢起跑
2008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股指幾乎遭遇了單邊下跌行情,2008年上證指數(shù)累計跌幅高達65%,而2009年以來,上證指數(shù)最大漲幅超過90%,絕對漲幅也接近80%。要說賺錢,2009年A股市場的行情絕對比2008年好太多,那么,券商自營是否在2009年取得了高于2008年的業(yè)績?
自營對比近半上市券商業(yè)績不如2008
從已經公布的數(shù)據來看,雖然整個券商行業(yè)整體的自營收入相對2008年有所增長,但在10家上市券商中,竟然有4家公司自營業(yè)績還不如熊市中的2008年。
今年前三個季度,中信證券(600030)僅僅取得24.5億元的自營業(yè)務收入,而2008年同期自營收入為26億元,同比下降5.7%;海通證券(600837)自營收入僅為4.8億元,比2008年同期的8.6億元下降43.9%;長江證券(000783)自營收入3.2億元,同比下滑34.9%,國金證券(600109)今年前三季度自營收入1.3億元,同比下滑80.7%。
在大好行情下,上述券商自營業(yè)務的業(yè)績?yōu)楹芜€不如2008年的大熊市?一位資深證券行業(yè)分析師認為,正是由于2008年的大熊市,令部分券商的股票投資策略偏向謹慎,在年初的低位采取了較為保守的操作策略,導致沒有在上半年的主升浪中賺足利潤。此外,也有券商在2008年賣掉了大部分的股票,因此其去年的自營業(yè)績相當豐厚。但今年初同樣沒有重新介入市場,導致今年自營收入大幅減少,如國金證券就是這種情況。
此外,自營收入相對好于2008年的券商中,光大證券(601788)、宏源證券(000562)、東北證券 (000686)和太平洋(601099)實現(xiàn)了扭虧為盈;國元證券 (000728)和西南證券(600369)自營收入同比增長了585.2%和312.6%,不過主要原因還是在2008年時的基數(shù)太低,都不足1億元。
自營業(yè)績前三季度整體跑輸大盤
自營業(yè)務一直是券商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在往年,如果遇到牛市行情,券商往往能夠依靠專業(yè)的研究實力和積極的操作策略,通過自營業(yè)務賺取超額的收益。不過,在2009年這樣的相對牛市行情中,券商在自營業(yè)務的整體成績上,卻表現(xiàn)得并不如意。
目前,滬深兩市的上市券商共有11家公司,剔除新上市不久的招商證券(600999)外,其余10家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個季度的自營收入為47.6億元,較2008年前三季度的38.7億元僅僅同比增長了23%。這樣的增長水平,與上證指數(shù)前三季度53%的漲幅相差甚遠。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38.7億元的自營收入,是在同期上證指數(shù)下跌59%的背景下取得,相形之下,今年的成績顯然無法令人滿意。
單從2009年第三季度的情況來看,上市券商的三季報顯示,除了中信證券和國金證券自營收入出現(xiàn)環(huán)比增長外,其余券商要么環(huán)比下降,要么出現(xiàn)虧損。其中,海通證券第三季度只取得了3000萬元的自營收入,較二季度的3億元下降超過90%。長江證券、西南證券自營收入環(huán)比下降幅度也都超過90%。此外,光大證券、東北證券的自營業(yè)務還出現(xiàn)虧損。
總的來看,今年第三季度,10家上市券商整體只取得了約12億元的自營收入,環(huán)比下降42%,同樣是大大跑輸大盤。
券商集合理財操作“穩(wěn)健”抗跌也抗?jié)q
與券商自營盤相比,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操作顯得更為 “穩(wěn)健”,由于要對廣大的投資人負責,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今年初的行情中,表現(xiàn)出倉位低、收益低的情況,而在今年8月的大幅調整市道中,集合理財產品凈值的下跌幅度也相對較小。
統(tǒng)計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券商集合理財近一年來的平均收益為40.59%,最高收益水平為73.29%,最低收益為15.5%。這樣的水平,相對上證指數(shù)74.4%的漲幅而言并不理想。不過,在今年8月上證指數(shù)大幅回落21.81%的調整市道中,券商集合理財平均損失幅度僅為12.2%。
在行情上漲階段,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難以跑贏大盤,而在調整階段又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跌性。國金證券的分析師認為,這主要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方面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規(guī)模動輒十幾億,很難做到像私募基金那樣快速調整倉位和配置,這與國內公募基金規(guī)模類似;另一方面,從定位來看,集合理財產品追究絕對收益,對風險控制也較為嚴格。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