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今天,政府工作報告中又一次提到了“互聯網金融”,某些媒體馬上捕捉到信息,有些報道題目選擇了負面和“側目”,認真學習了總理的報告,我們認為,某些媒體的文章斷章取義,有失公允。
1、為什么從“規(guī)范發(fā)展”到“高度警惕”?
我們要回到原文中看問題,斷章取義,忽悠情緒,是民粹模式,不可取。
今年的政府報告中指出: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穩(wěn)妥推進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guī)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
咱們來看前后文,帶有互聯網金融字樣的內容,出現在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抓好金融體制改革”這一主題項下,媒體的朋友不關注金融體制改革,中大型商業(yè)銀行要設立普惠金融事業(yè)部,這說明金融下沉,讓普通老百姓得到適合的金融服務,是政府工作的重點。而在這一點上,互聯網金融的初心也是為了使得更多的老百姓享受更好的金融服務。
政府報告在提及互聯網金融的時候,不是否定金融的互聯網化,而是敏銳地發(fā)現了,與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類似,互聯網金融也存在積累金融風險的問題,所以,才需要高度警惕。后文跟上一句,穩(wěn)妥推進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這說明政府對于處置風險是有充分準備和有力抓手的,風險是可控的。
2、新形勢下,互聯網金融如何自處?
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由于非法集資類案件廣受詬病。新形勢下,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還將是金融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而且,這個方向很清晰。既然如此,民營網貸平臺或互聯網理財平臺,應該如何生存?恐怕最重要的還是:合法合規(guī)創(chuàng)新。
不可否認,無論傳統金融如何努力,總有長尾客戶難以顧及。只要有市場,就有服務者。首先,互聯網+金融的企業(yè),應該找準市場定位。找到了差異化的市場,就要打造“叫座”的產品。三農金融也好,綠色金融也罷,制作產品的過程,需要嵌入法律條文,將產品的合規(guī)性做到極致,尤其是“穿透式”監(jiān)管條件下,從行為本質研判行為的性質,將一個集團下屬各類產品打穿來看問題,就要求企業(yè)不能耍小聰明,在創(chuàng)新產品的過程中,注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結合,嚴格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充分與監(jiān)管機構溝通,必要時候,在政府指導下開展“金融產品小范圍試驗”,將風險降低到最小,又能兼顧市場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
3、商業(yè)銀行,風口來了
作為持牌機構,商業(yè)銀行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需要進一步“開發(fā)”。有幸與幾位銀行電子銀行部的朋友認識,談及與互聯網的融合,大家都很期待,但行動都太少太少。既然互聯網金融當了“鯰魚”,攪動了整個金融市場,作為不再沉睡的雄獅,銀行研發(fā)金融科技產品和普惠金融產品,應該更積極主動。
銀行柜臺人員向我們傾訴,迫切希望讓機器代替人工。颯姐回問一句,那您不就下崗了嗎?柜員回答:是轉崗,我們也想去賣理財,掙得多。這也點出了銀行互聯網化的一個問題,還是圍繞“存貸匯”用掉大量金融科技資源,對于理財等真正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卻鮮有顧及。還是那句話,只要有市場,就要提供服務的人。銀行占不住這塊陣地,也無須怪別人搶走了。
結語:
與其“落井下石”說風涼話,不如認真反思自己的作用和使命。
四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我倒是對互聯網金融另眼相看。只要合法合規(guī),我們要相信市場的力量。互聯網金融依靠政策套利是不能生存的,只有依靠好的產品,好的服務才能站得住腳。將“互聯網+金融”詮釋得更好,我們都在路上。
互金法律專家,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微金融50人論壇(WF50)成員,大成律師事務所互金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