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
|
熟悉中國證券業(yè)的人都知道國信深圳紅嶺中路營業(yè)部,這是中國交易量最大的證券營業(yè)部,也正因此,許多股票出現(xiàn)異常波動的時候,交易席位中顯示這家營業(yè)部的身影也就很正常了。然而日前一家“開業(yè)”不久的私募卻宣稱,其倉位正是建在這里,這些股票的異動都是由他們造成的,他們就是那只大名鼎鼎的“漲停板敢死隊”?正因為出現(xiàn)異動股票的上漲都是極其驚人的,以此證明他們的理財業(yè)績驕人,進而要求極高的理財分成比例。
然而這些異動真的是由他們造成的嗎?他們的業(yè)績是真實可靠的嗎?他們的做法是否涉嫌操作股價?
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暗訪。
私募拉客盯上“深圳紅嶺營業(yè)部”
登錄www.honglingsm.com網站,可以查閱到這家網站所屬的公司在3月18日正式開通對外理財業(yè)務,在匯款地址的欄目中,可以獲悉這家公司的工商注冊名為深圳市紅嶺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深圳紅嶺私募),他們在公開資料中這樣介紹自己:“深圳紅嶺私募基金成立于1991年,背靠香港數(shù)千億游資經過15年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已成為內地資本市場著名實力機構之一,成為中國私募基金的領航者。因在深圳某證券公司紅嶺中路等營業(yè)部開設主倉,操作激進導致該營業(yè)部成交金額登上兩市榜首,交易所公開信息上榜次數(shù)全國最高,被媒體稱為漲停板敢死隊聚集的司令部?!?/p>
該網站上最吸引人的是每天必發(fā)的《紅嶺今日免費內參》,由于頂著“深圳紅嶺私募”這個牌子,盡管這是一份并不為證券業(yè)內所熟悉和認同的內參,卻在一些薦股類網站上流傳。而一些新股民,或者對所謂深圳紅嶺有些了解的股民,要想了解到內參內容,就必須要留下手機號碼。
兩位記者留下手機,很快就均接到了該公司客戶服務人員的電話,同大多數(shù)的私募拉客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客戶服務人員先是問問股票做得怎么樣,是否要委托他們做。而令人吃驚的則是該私募要求分成的比例極高,即其提供三種合作方式:合同期限均為兩個月,獲利40%以上按三七分成、50%以上按四六分成、70%以上按五五分成,要是做不到這些數(shù)字,紅嶺私募則不談分成!
“憑什么要這么高的提成?”兩位記者得到的答復都如出一轍,即,因為他們的業(yè)績驚人。而這種業(yè)績證明,他們“事后”公布的業(yè)績,比如其網站上發(fā)布一則業(yè)績?yōu)椋悍謩e在6月4日和5月31日買入中金黃金和山東黃金兩只股票,7月3日,這兩只黃金股票全部漲停,而自建倉起僅僅一個月,這兩只股票已經分別獲利47.48%和99.09%。
當記者追問,這種“事后的業(yè)績”并不能夠說明什么時,客服人員的解釋是,可以去看出現(xiàn)大幅上漲的這些股票后面,都會出現(xiàn)異動,而這些異動都是“深圳紅嶺的交易席位留下的”。以此證實,這些股票確實是他們建倉后拉漲的。
在解釋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營業(yè)部的交易席位與深圳紅嶺私募到底什么關系的時候,客服人員明顯的是“看人說話了”,一會兒說,他們依托于國信證券,一會兒說,他們與證券公司就是一回事,一會兒說,他們是唯一在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營業(yè)部開戶的機構。
的確出現(xiàn)大幅異動的股票往往股價都會有明顯的上漲,然而,熟悉中國證券業(yè)的人都知道,成立于1989年的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營業(yè)部以前跟深交所處于同一座大樓,在電子化交易前,此營業(yè)部被認為下單快,買入賣出都能先于別處,因此逐漸聚集了人氣,加之做投資的人一般比較迷信,在一個地方賺了錢就不愿意換地方。使得它已經連續(xù)17年穩(wěn)坐滬深兩市成交量頭把交椅。此營業(yè)部的業(yè)務員因其業(yè)務熟練,手腳麻利,下單速度快,成交便捷的優(yōu)勢,吸引了500多個大客戶駐扎于此。
此外,由于國信證券所有的銀證通業(yè)務都通過紅嶺中路營業(yè)部進行交易,而此項業(yè)務費率低廉,使得交易資金流通量巨大。因此每每有股票上了漲停榜,異動后面總會出現(xiàn)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營業(yè)部的名字,而這些異動并不證明是某一個機構造成的。
記者致電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yè)部的何冰女士,她表示自己并不清楚深圳紅嶺私募這樣一個機構的存在,當記者向她敘述了這樣一個私募的操作方式時,她表示自己也接到過這樣的咨詢電話。
當記者以公開身份去詢問二者的關系時,深圳紅嶺私募市場部負責人劉杰終于正面給出了回應,即該公司也只是在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yè)部有自己的機構交易席位,即他們也是在那個營業(yè)部開戶的諸多的私募機構之一。而不是此前其客服人員所謂的,“營業(yè)部都是我們的說法”。
針對客服人員所說的他們在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yè)部擁有唯一機構交易席位這一說法,我國目前只有社?;鸷捅kU公司可以在證券公司營業(yè)部擁有自己的機構交易席位,其他的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都不可能擁有機構交易席位。出現(xiàn)專門認領這種異動的投資公司,顯然騙的就是不懂行的小散戶。
私募理財更重咨詢費
證明了“每次股價異動就是我們造成的”這個說法站不住腳,但確實也不能否認存在某些異動可能是他們造成的。
而能夠支撐這種異動的,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像其宣傳中所說的自己擁有雄厚的財力,二是拉到越多的資金越好,靠散戶的錢來坐莊抬他們的轎子。
從他們吸納客戶的方式上也可以看出他們對資金量的渴求,相比于一些私募至少100萬元的最低投資額度,深圳紅嶺私募目前的門檻只有10萬元,甚至更低(在第一次通話時,對方甚至表示1萬元也可以操作,后來提到10萬元,以此也可以推測,他們的業(yè)務越來越好)。
但前提是,客戶簽訂了合同,要先向該公司(深圳工商局網站顯示注冊號4403061259000)的賬戶匯入投資總額10%的保證金(客戶咨詢費)之后,客戶才會接到公司操盤手的短信,通知客戶在什么時候買進什么股票,客戶在自己的賬戶上完成操作后,需要將自己的操作反饋給操盤手,如果沒有反饋,公司將視為客戶沒有執(zhí)行公司的操盤計劃,因此,在何時賣出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公司不會通知客戶。
而按照這種方式,私募基金事實上很難控制投資人真正投入的資金量的多少,投資人完全可以只簽署極小資金合同,而跟進比較大的資金量,通過極小的咨詢費,獲取其投資信息。這種操作模式本身就表明,該私募要么是只關心先賺到打入他們賬戶的前期咨詢費用,要么是不在意有多少錢在后面跟莊,當然是越多越好,有利于推漲。
在官方網站的介紹上,深圳紅嶺私募宣稱“背靠香港數(shù)千億游資”,如果情況屬實,這樣的數(shù)字足以對大量股票拉漲打跌。他們很有可能就是莊家中的一員。
私募基金在中國
股市的火爆,催生了中國巨大的私募市場。不管政府是否有明確的規(guī)定,時下中國私募的市場極其龐大,也正因此其間魚龍混雜,風險巨大。
按照業(yè)內的習慣,大致可以將中國的私募分成幾類,第一類是通過信托公司,正式發(fā)行證券信托投資基金,其運作模式與公募基金大致相同,資金存放在銀行,交易由信托公司執(zhí)行,操作指令由私募基金的投資公司給出。由于不能夠公開場合發(fā)行,只能夠定向募集,其認購的起點也比較高,這一類的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經理人,是希望能夠做出業(yè)績。因此他們既會考慮公司的運作是否合法,同時業(yè)績也是透明的,而投資人的資產規(guī)模要求比較高,也具備比較強的風險意識。深國投這類的基金已經有三十幾只,許多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會選擇采取這種模式來運作,既可以避免法律風險,也可以樹立自己公司的品牌。相對來說,在三類的私募基金中,此類屬于目前最可靠的,即使是這種,投資人也應該意識到,對操作人即私募基金經理的選擇,也要考慮兩點:一是其投資能力,即是否真正具備賺錢能力;二是道德風險,他是否真正將投資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理論上推論,能夠通過發(fā)行信托方式來運作的基金,都是希望能夠做出好的業(yè)績,會盡最大可能來運作基金的。因此基金的操作人與基金的投資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而第二類的私募形式即是由投資人共同出資成立公司運作,這一類模式在國外,就是私募的主要模式,即有限合伙制,按照中國的公司法,盡管可以成立此類公司,但能否在金融領域操作,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案例。
第三類私募,就是本文中提及的,大量以理財顧問出現(xiàn)的工作室、投資公司,這類公司通常會給出各類投資建議,要求客戶自己操作,這樣解決了中小客戶對資金安全性的擔心。但這類操作存在極大的風險,一是出現(xiàn)糾紛后,雙方能否按照合同執(zhí)行,完全要看雙方當事人的信用。二是投資公司極易用客戶的資金去抬自己的轎子。這個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投資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一些理財工作室是依托一些證券營業(yè)部,靠交易傭金的返傭來獲利,一些理財工作室主要靠所謂的咨詢費用來收費。所謂的分成完全要看投資公司與客戶的信任度。而類似本文中所提及私募拉客戶的模式,基本上是賺到一單算一單,完全就像賭博。市場好的時候,股票都在上漲,人人都是股神,市場不好,糾紛立刻就會出現(xiàn),風險極大。而且即使這類資金真正能夠賺到錢,到底是否合法,會不會涉嫌操縱股價,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也許這就是另外一個帶頭大哥也未可知。
因此選擇一個明智的理財操作人,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私募基金在美國的幾種形式
美國對私募基金的發(fā)起人并無嚴格的資格限制,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各種法人,諸如:公司、一般合伙、有限合伙、協(xié)會、合資公司、信托、基金,甚至破產管理人等。唯一的限制是發(fā)起人,或發(fā)起人的主要成員,不得是曾經因有欺詐行為或被證交會勒令不準擔任發(fā)起人的。
私募基金在美國一般是實行有限合伙制。在有限合伙人數(shù)中,由發(fā)起人擔任一般合伙人(generalpartner),投資人擔任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在合伙法律上,一般合伙人須承擔無限法律責任,有限合伙人承擔以投資額為限的法律責任。一般合伙人也扮演基金管理人的角色,除了收取管理費外,也依據(jù)有限合伙的合同,雖然只占1%或2%的權益但享受一般是20%的利潤。
在美國也有用公司形式的。目前正在經營的公司就可以用私募的方式增資。有時為了一個新項目,發(fā)起人也可以設新公司來做發(fā)行人。如果使用新公司的形式,發(fā)起人多半會選擇在稅率較低的州注冊該公司,也有設立境外公司來作為該基金的組織,視投資范圍或方向,發(fā)起人經常利用英屬維京群島、開曼島,甚至一些尚不太為人知曉的國家為注冊地。在募集資金的憑證上可以用普通股、優(yōu)先股、可轉換公司債等各種形式。中國目前仍不允許外資公司進入基金管理的領域,在稅收上亦無重大區(qū)別,所以也無法考慮這種具有彈性及機動性的做法。
美國經常使用的另一種形式是企業(yè)信托,與有限合伙的主要差異在于受托人委員會根據(jù)信托協(xié)議來管理基金。
編輯:
廖書敏
|
Google提供的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