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fā)展外匯市場,為企業(yè)和銀行提供更多的匯率避險保值工具,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于2011年4月1日推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此舉旨在進一步豐富外匯市場交易品種。[網友評論]
為進一步發(fā)展外匯市場,為企業(yè)和銀行提供更多的匯率避險保值工具,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推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銀行只能辦理客戶買入外匯看漲或看跌期權業(yè)務,除對已買入的期權進行反向平倉外,不得辦理客戶賣出期權業(yè)務。[詳細]
人民幣期權交易是外匯市場健全發(fā)展需要的,結合現(xiàn)在中國嚴峻的通脹形勢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推出人民幣期權交易主要是為了打消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詳細]
在高漲的通脹預期之下,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近期掀起了一波發(fā)謝人民幣期權交易是外匯市場健全發(fā)展需要的,結合現(xiàn)在中國嚴峻的通脹形勢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推出人民幣期權交易主要是為了打消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在談到人民幣期權交易推出之后的影響時,譚雅玲表示短期內市場影響還不會太明顯,這要看市場的掌控能力來綜合性的分析,因為對新的衍生產品的理解和認知還需要有一個過程。[詳細]
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銀行對客戶市場和銀行間外匯市場相繼推出遠期、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等三類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2010年,各類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累計交易量超過1.6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4.8%。但我國外匯市場的交易品種仍顯單一,產品功能不夠多樣化。隨著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增強,企業(yè)、銀行等市場主體運用衍生產品進行避險保值的需求日益上升,這是推動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市場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詳細]
當前,國內外匯市場已基本具備推出期權交易的宏觀和微觀條件:一是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存在期權交易所需要的波動率;二是國內外匯市場已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容納期權交易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三是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穩(wěn)步推進,為銀行的資金管理和產品定價提供了基礎;四是商業(yè)銀行開展外幣對期權交易已有一定經驗,為人民幣外匯期權交易提供了有益借鑒。在這種情況下,順應市場發(fā)展的需要,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推出期權交易。 [詳細]
國家外匯管理局2月16日下午在其網站發(fā)布通知,宣布推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郭田勇表示外管局推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將使企業(yè)、銀行擁有更多的外匯投資渠道和匯率避險工具,有利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為均衡合理,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亦有促進作用。相對歐式期權而言,美式期權風險更大、定價機制更復雜,因此推出歐式期權交易也顯示出我國在金融衍生品業(yè)務推進中先易后難的原則。[詳細]
無論是離岸人民幣產品交易日趨繁榮帶來的外部壓力,還是國內匯改與金融創(chuàng)新的需要都要求人民幣期權產品盡快推出。人民幣期權市場的發(fā)展是衡量市場的波動幅度及幫助交易員進行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而沒有人民幣期權,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基礎市場波動信息,就少了重要一環(huán)。雖然人民幣期權也會帶來一定風險,但其套期保值的市場基礎功能更為重要,也有利于在活躍國內金融市場的基礎上,使我國更好地參與財富在國際間的再分配。 [詳細]
由于期權成本較低且可以套期保值,因此在一個成熟市場,期權交易量非常大。市場成交量足夠大的話,期權是一個很好的匯率風險對沖工具。重提人民幣期權交易并非一時心血來潮。人民幣升值預期推動下,重提人民幣期權交易,可以豐富人民幣匯率風險對沖工具。而人民幣期權交易遲遲未能出臺的背景下,我國銀行間的避險工具主要是人民幣遠期交易,還有商業(yè)銀行為貿易企業(yè)提供的人民幣遠期結售匯交易。[詳細]
普通歐式期權結構簡單,對銀行定價和風險控制要求相對容易,也便于客戶理解,總體風險可控。 [詳細]
考慮到國內企業(yè)的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仍處于成長階段,為避免過度承擔交易風險,市場發(fā)展初期僅允許企業(yè)買入期權,禁止賣出期權。[詳細]
與現(xiàn)有的遠期結售匯業(yè)務相一致,為防止大規(guī)模的純粹投機交易,企業(yè)開展期權交易必須有貿易、投資等真實交易背景。[詳細]
要求銀行必須具備三年以上的遠期交易資格,確保參與銀行具備必要的交易經驗和風險管理能力。[詳細]
鳳凰網 財經中心 出品,歡迎收藏
專題制作:張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