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光纖之父高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據(jù)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6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高錕(上圖,新華社發(fā))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將獲得今年物理學獎一半的獎金,共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0萬美元);博伊爾和史密斯發(fā)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傳感器,將分享今年物理學獎另一半獎金。
又訊 得知獲頒諾貝爾獎后,高錕教授昨通過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楊綱凱教授表示:“我對于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深感榮幸。諾貝爾獎鮮有表彰應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p>
高錕教授說:“過去四十年,光纖大大促進了資訊世界的發(fā)展及進步;亦有賴光纖的出現(xiàn),這個喜訊已于瞬間傳到千里?!?(中新)
高錕 上海出生香港長大
早在1966年,高錕就在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纖維作為光波導用于通訊的理論。簡單地說,就是提出以玻璃制造比頭發(fā)絲更細的光纖,取代銅導線作為長距離的通訊線路。這個理論引起了世界通信技術的一次革命。隨著第一個光纖系統(tǒng)于1981年成功問世,高錕“光纖之父”美譽傳遍世界。
高錕1933年在上海出生。1949年隨家前往香港。195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并于1957年及1965年獲學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87年10月,高錕回到香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從1987年到1996年任職期間,他為中文大學羅致了大批人才。高錕1996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hez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