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文: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必須結合國家大戰(zhàn)略
每經記者陳珂發(fā)自上海
“理解國家經濟戰(zhàn)略的新內涵,并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有效結合這種大戰(zhàn)略,才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根本之道?!鄙虾H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建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
在他看來,沒有人民幣的國際化,上海將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金融中心。到2020年之前,資本項下的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很有可能成行,在這個過程中,上海應該在機構、市場方面做好充足準備,一旦條件具備即可充分發(fā)揮動員和配置資本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楊建文認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絕非一個可以單獨完成的任務,“必須與國家經濟的大戰(zhàn)略有效結合。”
NBD:國際金融中心在于能夠調配全球的資本資源,要完成這樣的目標,最根本的支撐因素是什么?
楊建文:如果本幣不是國際貨幣,就不可能實現(xiàn)金融中心最核心的功能,更談不上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危機暴發(fā)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顯著加快,因而國務院希望上海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承擔重大責任,但人民幣要發(fā)展成結算貨幣,進而成為投資貨幣,再成為儲備貨幣,必然有一個艱難的漸進過程,所有已經存在的、即將出現(xiàn)的矛盾和難點都有可能在相當程度上集中在上海,因此,上海不可缺少知識、人才和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準備。
2020年前,人民幣實現(xiàn)資本項下可自由兌換的機會很大。上海首先要從機制、機構和市場監(jiān)管等各個方面做好準備,這樣在先決條件實現(xiàn)后,上海即能充分發(fā)揮調配全球資本資源的能力。
NBD:目前上海各種金融生態(tài)已經比較完善,那么在準備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還缺少什么?
楊建文:現(xiàn)在,上?,F(xiàn)有金融機構近900家,還集中了股票市場、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票據市場、期貨市場、金融期貨市場等,成為目前全球要素市場最集聚的城市之一。但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并非如同一般人所說的就是“市場+機構”,擁有市場條件和機構數量僅僅是前提條件,而并非充要條件。真正的充要條件是通過市場與機構的有效結合而產生的集聚功能和擴散功能。而市場與機構能否有效結合,則取決于一系列制度條件、政策措施和工作方式。在這些方面,我們并非已經做好了各項充分準備,甚至還很難說已具備了清晰的思路準備。
NBD: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與國家的大戰(zhàn)略應該是一個怎樣的結合關系?
楊建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是一個能夠單獨完成的任務,這需要上海在城市功能上給予更高標準的自我定位,更需要與國家經濟的大戰(zhàn)略相結合。
“國家戰(zhàn)略”的內涵和外延較20年前已經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理解這點很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上海接下來的路究竟應該如何走。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抓住90年代中后期以來的這一輪國際制造業(yè)中心轉移的大好戰(zhàn)略機遇,成為經濟大國。但在今天,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正在崛起,但還缺少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金融中心支撐。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對政府在最近幾個月一再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加大促進力度,有深刻的理解。
如何通過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探索形成一個既能滿足創(chuàng)新需要、貼近市場,又能有效控制風險的監(jiān)管制度,并形成一套中央與地方之間高效聯(lián)動的機制。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只有上下聯(lián)動才能為我國在國際金融格局變化中搶占有利的戰(zhàn)略地位。這需要由國務院相關部委和上海市之間建立一個互動關系。
采訪對象
上海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建文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