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等三人共獲物理學獎
□晚報記者 錢鈺 張騫 俞陶然 馮蘭藺 報道
昨晚,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華人科學家高錕、擁有美國和加拿大雙重國籍的威拉德·博伊爾和美國人喬治·史密斯3人共同獲得這一榮耀,以獎勵他們在光纖和半導體領(lǐng)域上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暢游、欣賞高清晰電視轉(zhuǎn)播節(jié)目、與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話,又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鏡檢查,這些事情改變著人類的生活。但人們可曾想到,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華人科學家高錕發(fā)明的“光導纖維”,即“光纖”。被譽為“光纖之父”的高錕,用他的發(fā)明為人類連通了信息時代。
童年時最喜歡化學
高錕是繼去年錢永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之后,又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
1933年,他在上海出生,住在法租界,祖籍金山縣。其祖父高吹萬是清末民初著名文學團體南社的愛國詩人。高錕的父親是位律師,家境還算富裕。年幼時,高家曾聘請家庭教師,教導高錕誦讀四書五經(jīng)。少年時代,他被送去上海世界學校 (即今日的國際學校)讀小學,除學習中文外,還學習英文和法文。
高家所住的一棟三層樓房子的三樓,是高錕童年時的實驗室。起初,他對化學最有興趣,曾嘗試自制炸彈。用紅磷粉和氯酸鉀混和,加上水并調(diào)成糊狀,再摻入濕泥內(nèi),搓成一顆顆彈丸。待風干之后扔下街頭,果然發(fā)生爆炸。幸好沒有傷及途人。此外,少年高錕還曾經(jīng)制造過滅火筒、焰火、煙花和曬相紙。后來,他又迷上了無線電,小小年紀就曾成功地裝了一部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五十年代初,高錕隨全家移居到香港,此后考入香港大學,1957年獲倫敦大學理學院電機工程學學士學位。 1965年,獲英國倫敦大學電子工程學博士。
曾被譏諷是“瘋子”
1966年,高錕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銅線的大膽設(shè)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質(zhì),使用光來傳送信號。對這個設(shè)想,許多人都認為匪夷所思,甚至認為高錕是瘋子。但高錕成功論證了光導纖維的可行性。
不過,為尋找那種 “沒有雜質(zhì)的玻璃”,他也費盡周折。為此,他去了許多玻璃工廠,到過美國的貝爾實驗室及日本、德國,跟人們討論玻璃的制法。那段時間,他遭受到許多人的嘲笑,說世界上并不存在沒有雜質(zhì)的玻璃。但高錕的信心并沒有絲毫的動搖。他說:所有的科學家都應(yīng)該固執(zhí),都要覺得自己是對的,否則不會成功。
再后來,他發(fā)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使科學界大為震驚。
此后,高錕幾乎每年都獲得國際性大獎,但由于專利權(quán)是屬于雇用他的英國公司的,他并沒有從中得到很多的財富。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極深的高輥,以一種近乎老莊哲學的態(tài)度說:“我的發(fā)明確有成就,是我的運氣,我應(yīng)該心滿意足了。 ”
任大學校長治學嚴謹
1970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學任電子工程系主任兼電子學教授。1987年10月,高錕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直到1996年正式退休。而在與內(nèi)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高錕主張“一步一步把雙方的聯(lián)系實際化”。他于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退休后的高錕仍然擔任著多個高科技發(fā)展機構(gòu)的領(lǐng)導職務(wù),是香港政府的智囊人物之一。
在學習上,高錕曾說,“應(yīng)該學習如何集中,懂一樣東西,專心認識,深入思維,不但能夠?qū)W⒂谝环N學問,亦會拉高對其它知識的認識能力,事事都能看得深入一點?!备咤K正是以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來治學的。
高錕的獲獎感言昨晚由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楊綱凱轉(zhuǎn)述。高錕表示:“我對于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深感榮幸。諾貝爾獎鮮有表彰應(yīng)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他還表示,過去四十年,光纖大大促進了資訊世界的發(fā)展及進步,也有賴光纖的出現(xiàn),這個喜訊已于瞬間傳到千里之外。
當晚,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向全體中大師生發(fā)表公開信,祝賀前校長高琨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公開信表示,中大師生以此輝煌成就為榮,這也是全香港乃至所有華人的喜訊。
每年捐助學生兩萬港幣
1987年的中大學生會會長蔡子強說,高錕是他最敬佩的大學校長,叫人心悅誠服的卻是他的胸懷。
蔡子強回憶說,性格內(nèi)斂的高錕親切如朋友般跟學生交談,“以前中大校長講威嚴,但高錕校長好不同,謙謙君子很隨和。 ”
1993年中大30周年校慶,舉辦盛大的開放日。蔡子強記得,當天冠蓋云集,高錕正要致辭,有學生沖上主禮臺,要搶走校長手中的話筒,臺上亂作一團。事后,校長步下主禮臺,《中大學生報》記者沖上前采訪,問校長是否會懲罰學生,高錕一臉詫異,反問:“懲罰?我為什么要懲罰學生? ”事后各方要求中大處分學生,蔡子強后來才知道,自始至終頂住壓力,反對處分學生的,就是高錕校長。
“他甚至每年從個人戶口中撥出兩萬元港幣,捐助貧困學生。 ”點滴往事,讓人看到真正的學者風范,作為大學校長,應(yīng)如何包容學生、愛護學生,讓學生在自由環(huán)境中成長,學會什么是獨立思考。高錕說過:“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專家,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
高錕是光纖之父,卻不曾取得光纖技術(shù)的專利權(quán)。他曾表示:“我沒有后悔,也沒有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錢為重,我告訴你,今天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shù)成果。 ”又說:“我還有什么夢想?有啊!現(xiàn)在光纖成本越來越低,我最希望未來的網(wǎng)絡(luò)用戶能夠免費上網(wǎng)。 ”
閑來最愛給家人做晚餐
對光纖的研究是高錕一生最大的成就,他曾經(jīng)講過,光纖通訊一千年也不會被其它工具取代,但相信對于高錕來說,更不能被取代的,是他對妻子的愛。高錕愛科學,但更愛太太。早前忙于撰寫自己傳記的高錕也提過,傳記第一個章節(jié),就是寫他和太太結(jié)婚的情形。
高錕以往接受傳媒采訪時,一提及太太黃美蕓,即滿臉笑容,掩不住幸福和滿足,只要有機會,即對太太贊不絕口。他曾表示,太太是他工作上的得力助手,每次講座上用的電腦程式及幻燈片,均是由太太準備和設(shè)計, “對我的演講很有幫助,記得我在1966年宣讀論文時的電腦幻燈片,也是太太幫我做的?!?/p>
兩人結(jié)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在美國矽谷工作和生活。全家一起時,高錕最想做的,就是給家人煮一頓豐盛晚餐,他曾說:“我很愛他們,但是很少時間陪他們,所有相聚的時間總會主動當‘阿四’,目的只有一個:為家人做一頓豐盛的晚餐。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錢鈺 張騫 俞陶然 馮蘭藺
編輯:
sun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