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國消費者,蘋果直營店與普通經(jīng)銷渠道有什么區(qū)別”
“蘋果公司在制造矛盾,以最小的成本推廣網(wǎng)絡商店和直營店。”李易鮮明地指出,蘋果事先應該做過充分的評估,其目的之一是:教育中國的消費者,蘋果直營店與普通的經(jīng)銷渠道有什么區(qū)別,從而樹立自己直營銷售體系的口碑和權威。同時,這也是一種炒作手法,促銷iPad甚至二代產(chǎn)品?!白钇鸫a,給很多非‘果粉’造成了一種感覺,‘iPad很熱’?!痹谒磥?,蘋果并不在乎經(jīng)銷商的不滿與消費者的抱怨,矛盾激化的結果將直接提升蘋果線上線下直營店的美譽度,蘋果最終的目的是在中國市場實現(xiàn)八成以上的銷售來自其線上線下的直營店。
近些年,渠道慣壞了本就驕傲的蘋果,唯蘋果馬首是瞻,但“差價門”之后,渠道商們恐怕也會重新思考與蘋果的合作?!斑@種危機如果換了其他任何一家廠商,后果都是嚴重的,但蘋果不在乎,最根本的是他的品牌硬,他要自己玩這個游戲。”迪信通高級副總裁齊峰表示,之前蘋果只對庫存產(chǎn)品提供2周的價保,突然降價以及兩周差價補償,讓渠道商很難受,“破壞了利益鏈的公平性”。一朝被蛇咬,面對蘋果產(chǎn)品的高額利誘時,有些經(jīng)銷商萌生出退意。
有爭議仍是榜樣,價格保護能推廣嗎?
“普遍的價格保護策略實際上很難執(zhí)行,因為國內的渠道體系太龐雜?!?/p>
李易指出,在美國、歐洲等發(fā)達國家市場,蘋果的14天價保不會引起波瀾,因為這些地區(qū)的民用消費品基本上享受14天無條件退貨政策。但在中國,消費者第一次見識到了什么是價格保護政策。迫于市場和輿論的壓力,國美(微博)、蘇寧、京東、迪信通都同步啟動了差價補償政策,算是開了先河。李易認為這種做法值得提倡和鼓勵,也是榜樣,只是目前在國內還不具備推廣的土壤,“要慢慢來,畢竟這要依賴整個社會的道德誠信體系的進一步完善?!?/p>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微博)認為,目前我國的電子類產(chǎn)品并沒有價格保護的相關政策,定價是由市場和企業(yè)主導。在他看來,因為主角是特立獨行的蘋果公司,只是個案,不具備普遍適用性。畢竟蘋果提倡的價保政策建立在其強大的品牌、質量、實力等基礎上,甚至超越了一般商品的屬性,不是一般企業(yè)所能望其項背的。
在齊峰看來,普遍的價格保護策略在實際上很難執(zhí)行,因為國內的渠道體系龐雜,尤其是在流通過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時間,最基礎的價保時間難確定。(記者 焦立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