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因“正利率”延緩利率市場化改革
經過3月的波折,上周五公布的4月CPI終于又回落到3.4%,在2月的3.2%之后,再一次降到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3.5%的水平以下。這意味著,中國長達兩年的“負利率時代”,似已告一段落。
負利率被當作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主要理由之一,如今轉負為正,是否就意味著利率市場化可以緩一緩了?與此類似,高利差被認為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另一大理由,似乎利率市場化改革就是為了把利差降下來。
持續(xù)負利率確有其惡果。三星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劉金賀認為,這會導致通脹惡性發(fā)展、存款搬家、投機炒作和高利貸盛行等惡果。我們已經看到這些惡果一一上演。
人為高利差也確實不公平。近幾年約2.5~3.0個百分點的利差,使銀行業(yè)獲得巨額利潤,去年中國商業(yè)銀行實現凈利潤1.04萬億元,主要是通過利差管制,由存款人和實體企業(yè)向銀行輸送的。
但僅以利率正負和利差高低來理解利率改革,是短視而不及根本的。
利率的正負,利差的高低,都是價格現象。價格本質上是財富分配的工具,是各參與主體在市場博弈中形成的。改革的意志不應局限于短期價格表現的眼光。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本質,是給各市場主體公平地爭取資本收益提供博弈機會。它們“拼”的是資金使用效率,即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人為地保持長期高利差或負利率,是價格工具長期向某一部分市場主體傾斜,這樣的利率制度所支撐的經濟增長是畸形的、不可持續(xù)的。
事實上,中國從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就已經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一直“漸進”到現在。這十幾年的“漸”,和數萬億成本重建的金融機構系統,已經足以一“進”了。
現在,銀行業(yè)因機構改革和利率管制積累了豐厚利潤,目前沒有暴露大的風險。而靠利率管制和行政支持的良好局面,是難以長期維持的,此時不“進”,“漸”積之功,或又東流。
相關專題:聚焦2012年4月宏觀經濟數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 單日流入資金最多個股
- 明星分析師薦股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