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包容性在國際金融改革中最重要
“國際經濟制度和國際金融制度下一步改革,包容性是第一重要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在6月29日舉行的2012陸家嘴論壇分論壇“面向新時期的改革:全球金融市場和監(jiān)管框架”中做上述表示。
李揚解釋道,因為這個世界是全球化的,全球化就讓所有的國家都應當在中間有它的位置,都有發(fā)展的權利,都能夠生存。所以任何國家的利益都不能夠超越全球的利益,應該包容它。
李揚說,在包容性的總原則下,有這樣幾個方面是值得探討:
第一個要探討多元貨幣儲備下的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規(guī)則。所謂多元貨幣體系,要追根溯源,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如此,無非是美元之外的那些“元”發(fā)揮作用大小而已,如今是更多貨幣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而已。而且這種情況,我們看大概在可見的將來是不可能改變的,因此,要以這個為事實前提來討論國際貨幣儲備發(fā)展的問題。
第二,在這次危機中唯一獲得共識的就是宏觀審慎政策體系,宏觀審慎政策體系應該在各國范圍內都廣泛地實施。
第三,應當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既然經濟是全球化的,要推進全球化經濟發(fā)展,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都是不利于這樣一個全球經濟發(fā)展的。
第四,一些比如說技術、產權保護等等的已經被公認的促進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基本原則應該得到遵守。
第五,既然是全球化,但是全球化是有程度區(qū)別的,因此各種形式的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都是在我們眼前發(fā)生。積極的方面,比如說亞洲,剛剛不久中日韓對自由貿易區(qū)談判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當然也有負面的,那個已經很一體化的歐盟、歐元區(qū)正在面臨著分崩離析的風險。但是不管怎么樣,在區(qū)域層面看問題,也是不可或缺的角度。
最后,整個改革,各種新的措施,要充分考慮到各國國情,要充分考慮到各國發(fā)展階段,要充分考慮到它是能夠促進各國經濟發(fā)展的,而不只是符合某些抽象原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商訊
- 單日流入資金最多個股
- 明星分析師薦股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