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產業(yè)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有好的制度保障
鳳凰網財經訊 “2012世界經濟展望論壇”于2011年11月29日-30日在北京召開。上圖為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發(fā)言實錄。
以下為演講實錄:
于丹:謝謝大家。謝謝主持人,今天在這里談文化的傳承和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我剛才坐在最后往前看,我心里很困惑,因為我發(fā)現他們每個人身后都站著一個產業(yè),而我作為一個大學老師,我其實基本上屬于一個個體戶,我在這里談產業(yè)沒有什么話語權,在這里我更多是以一個文化產業(yè)消費者的態(tài)度來談我們今天需要什么樣的文化產業(yè)。
首先,我要以一個粉絲的心態(tài)說我今天最高興的事情是在這里見到賴老師,因為我從那么多年前看他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和《暗戀桃花源》,一直到前兩天還在保利看了一下《寶島漁村》。能夠有這么多年的影響力,能夠這樣持之以恒地把一種態(tài)度傳遞出來,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好的產品。在我看來,任何一個文化產品,它的終端銷售不是票房,不是市場,終端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清晰的、不打折扣的態(tài)度,也許這個產業(yè)在運作過程中,在政策的層面,在結構的層面,資金的層面都曾經打過折扣,都曾經有過含糊,有過妥協(xié),有過放棄,但是它真正的成功是最后出售的態(tài)度,絕不含糊。
所以今天我們來談文化產業(yè),其實文化產業(yè)要大繁榮、大發(fā)展,什么是文化產業(yè),大家仍然眾說紛紜。我在想,什么是好的文化呢?應該是用來解釋文化的產業(yè)最重要的一點,在我看來是接地氣。現在有的時候創(chuàng)造了一批上不接天下不接地的產業(yè),現在我們缺少的不是這些個體產業(yè)的數量,而是它的品質和影響力。也就是說,我們有了那么多的產業(yè)之后,被老百姓真正認知的品牌有多少,被老百姓真正消費的產品有多少,我們有了那么多的文之后,能夠化入生活的影響又有多大?在我理解中,文化,文化,是文而化之。今天的題目前一半談文化傳承,如果說傳承,我們有記載的文明就五千多年,我們的文實在是浩如煙海。但是我們化了多少呢?今天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都能夠順利背出什么是四大發(fā)明,但是四大發(fā)明跟我們今天的生活幸福指數有關系嗎?我們今天往往是拿著一些文化的遺產,文化的化石作為我們的一種文化資本來討論,但是第一這能不能改變我們民生中文化消費的地位?第二,能不能改變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我在想,我們很多文缺少化生的能力,所以我們對內沒有交代給老百姓一個消費值,對外沒有交代給國際化一個中國上升的形象。所以我在這里是外行來說自己的一點點個體感受。我只是站在一個消費者的角度,我在想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文化。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這個詞組中有三個關鍵詞:第一,文化。第二,創(chuàng)意。第三,產業(yè)。其實把它放在一起和拆開來,一個一個點去理解,也許有所不同。我先說說我所理解的文化是什么?我覺得文化、文化,重點在化,不在文。也就是說一種文化產業(yè)它那樣一種能夠化生的,介入生活方式的能力,其實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剛才王長田說到國家大劇院,還有一些博物館,我們到世界各國都會看見,有一些地標性的文化建筑,比如博物館,各個地方都有,中國不缺少。但是,它在我們的心中有沒有應有的位置呢?我上一周剛剛從倫敦回來,又到了大英博物館,就像到巴黎一定要盧浮宮,……但是我們在北京這么多年,去首博還是……里面支撐的內涵我們今天到底有多少老百姓了解呢?我一直在想,我們已經不缺外在的硬件指標了,怎么樣提升我們化生的能力?
很多朋友在國外參觀博物館都會有相同的感受,博物館中有很多小孩子在那里上課。我每一次都會站在他們后面,如醉如癡地看著這些孩子上課,因為我心里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在我們自己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看見我們的孩子們拎著一個高凳子,老師展開一幅作品給他們上課,這是我們在各國、各大都市看得如此熟悉的一個場景。但是我們有多少孩子,我們有多少這樣的建筑,我們中間只有缺這一個化字。論文的話我們叫文明古國,但我們需要的是文化心聲,文明可以很古老,但化生決定了文明的傳承。因為我從華盛頓看完博物館之后上飛機,飛到了倫敦,下去之后看大英博物館,連得很近,我就不斷地在想,孩子們在這里都上什么課呢?在盧浮宮會看見有很多在里面學習的學素描、美術,其實我再華盛頓和英國看見的更多是在里面甚至是學歷史,學一種我們今天叫公共平臺課這樣的一些教育。大家知道,我們看見了很多宗教課,會覺得站在我們的倫理體系中不理解,那個畫面是一個血腥的殺戮時刻,畫面充滿了驚恐和無助,在掙扎的時刻用畫筆深深把它定格,為什么定格那些時刻呢?這是有深刻的宗教歷史背景。拿這些時刻去給孩子們上課,這是我在很多博物館所看見的。在這里講的不是光影的對比,不是筆觸,在這里講的是什么呢?是對于這個歷史怎么樣理解,對于這里面人物的命運怎么樣體會。后來我就在想,原來在這些地方就是我們的公開課。我一直在想,每次一提做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一定會注冊一批新公司,上線一批新系統(tǒng),有一大批新設想、新的規(guī)章都會問世。但是我們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種思路,用新的文化思路盤活既有的舊產業(yè),舊瓶裝新酒,改換一種經營方式和銷售方式,降低門檻,讓這些原有的產業(yè)能夠接地氣,跟老百姓今天的生活相關。這就是我想說的文化的化字。
其實一個化字可以激活多少文?我一直想,在今天做一個知識分子,我愿意做一個動詞文化活著,就是去完成更多可以化入生命的細節(jié),能夠盡可沉下來,沉下來,在現在充滿了浮光掠影的民生之中找到扎根的可能。所以我想這是我所理解的文化的意義。就是讓更多的東西被利用。我在那些博物館還看到一個細節(jié),就是很多展廳里面都有一個斑斑駁駁的畫架子,完整的彩筆、凳子,但是沒有人,我原來以為是大師留下來的工作坊的信物,我問是誰用的,他說誰愛用誰用,誰愿意臨摹素描就用了,這是大家的工具。后來我真的看見有一些來臨摹的人,他們就像坐在家的畫室里一樣,往上一坐,油彩打開,直接就畫了。這個地方不會寫“嚴禁拍照”,不會說“禁止停留”,“禁止臨摹”,畫的那些人畫得惟妙惟肖的專業(yè)人士,一直到站他身后都不知道臨摹的哪張畫。什么人都有,我一直在想,今天給大眾的消費,能不能給他們低門檻,直至有一些領域做到零門檻。我們一直探討民主的時代,大眾的民主權利問題,其實最重要的權利是分享和觸摸文化的權利。這個權利不比政治的權利小,所有這些權利加在一起是公民政治生命中全方位的體現。如果有更多零門檻的文化產業(yè),讓老百姓建立一種生活方式的分享,那這個產業(yè)算是到位了。這是第一點,關于文化。
第二點,關于創(chuàng)意。我剛才一直在聽賴老師在講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我作為他的粉絲有一份深深的止境就是他的創(chuàng)意中的純潔與虔誠,他對他所從事的藝術有一種教徒一樣的虔敬,不計功力,勇往直前,憑借所有的依據是一粒心。這種智慧是盡在不言中,內心的誠意與勇敢。其實我們今天過多地崇尚了技巧,而忽略了誠意,過多使用了頭腦,而忽略了心靈。我們今天有時候算計太多,所以我們反而畏手畏腳,真正的創(chuàng)意一定是干凈的。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有很多不是文化算計產業(yè),就是算計著怎么拿文化做成一個產業(yè),算計著怎么能以文化的名義掙成了產業(yè)的錢。所以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文化那一頭有幾千年的老本,產業(yè)這一頭我們有改革開放30年新型的企業(yè)家,兩頭都不缺,真正缺失的就是中段,創(chuàng)意這兩個字。有很多人都在想點子,不是想小了就是想歪了,要不就是想成算計了。我總覺得,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很大氣地出現一批創(chuàng)意呢?這種創(chuàng)意激活我們的文化,給它一種以生命的名義的連接,讓它在產業(yè)平臺上熠熠生輝。我前幾天看《寶島漁村》時還是很感慨,最近這一段我看的很多都是試驗戲劇,舞臺上各種新銳的手法已經變得很熟悉。《寶島漁村》就是那三個破房子,那樣一個卷村的格局,從1949年跨時代走到50年后,走到卷村的拆除,中間一個一個電影片斷一樣燈起燈落,我覺得手法非常傳統(tǒng),傳統(tǒng)到真是一個現實主義按照時間順序寫下來的編年史。但是它有那么一種不可思議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就像最后如云說:“早晨陽光燦爛里,我送走一個20鋃鐺歲的小伙子,等啊等啊,等他回來吃完飯,一推們進來一個老頭兒,這算怎么回事呢?你是回來吃完飯的嗎?”其實兩岸的滄桑,用這一句臺詞可能就全放進去了,這就是半個多世紀。最樸素的東西里面沒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嗎?我覺得守住樸素需要一份大勇敢,追逐潮流是一種勇氣,守住勇氣比追逐潮流勇敢得多。這個時代如果追逐潮流可以喝酒、喝茶、喝碳酸飲料、喝乳酸飲料,但是有勇氣的人喝白開水,其實喝什么東西都可能有添加劑,喝什么東西都不如最廉價的水最健康、最恒久。
所以我覺得,我們今天的軟肋在創(chuàng)意兩個字,對這兩個字首先要充滿誠意。其實我們只有擺脫了太多的算計,我們只有發(fā)自于內心,我們只有無愧于文化,這樣的大家最后不計功利而能產就大產業(yè)。
第三,關于產業(yè)。我最沒有話語權,因為我沒有做過產業(yè),也不懂產業(yè),但是我認為產業(yè)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有好的制度保障,而不只是說自己想出來做一個什么東西,然后就說我們有一個什么樣的新銳的想法,走一個什么樣的擦邊球,什么時候讓我們挖空心思鉆政策的縫子,走擦邊球,把那個心思都省下了,而在所有的制度中都能找到這個產業(yè)對位的坐標,那產業(yè)這兩個字才真的實現了。
所以剛才主持人一直在說六中全會決議之后,我們會出現一個什么樣的文化格局,我覺得這個格局不是簡簡單單我們在道德層面的一種徜徉,對文化的一種褒獎,而應該在制度方面給它一種更好的、更穩(wěn)當的、更放心的保護。其實好的制度會形成一種導向,好的制度其實是穩(wěn)定的生產關系,會鼓勵生產力極大地發(fā)展,而最終的目標是突破舊的生產關系,再去讓新的生產關系不斷地適應這個迅猛發(fā)展的生產力。所以在我看來,現在我們的文化產業(yè)數量太多,規(guī)模太小,我們零打碎敲的事情做得太多了,各自為證,但是我們真正的產業(yè)格局還沒有形成。其實什么是格局呢?我們長大以后工作都會說誰誰誰思想有局限性,工作有局限性,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如果我們自己的局做小了,大浪淘沙,做不了三年五在就落伍了,甚至被淘汰了。如果先建起一個局來,局中都是我們可以活的底盤。所以我覺得產業(yè)要在好的制度下去求持續(xù)發(fā)展,真正好的品牌永遠是純粹的。我們現在的產業(yè)總在想,看看我能做什么,看看當下流行什么,看看我有哪些合伙的機緣,所以拉拉雜雜做了很多件事,但是我想,純正的質地讓東西走得更遠。實際上在品牌原則中,第一個原則就是你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原則?!捌放啤边@個詞,這在英文里的原意是烙印,就是說打著你的烙印,不可更改的這叫品牌。如果它具備可復制性,別人做地產,我們也做地產,別人投電視劇我們也投電視劇,它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品牌。品牌一定有所堅持,堅持而成就自己的可持續(xù)。這是我一個外行人對于產業(yè)的解讀。
所以,說到底,今天在這里我是一個最沒有話語權的人,但是我作為一個文化的消費者,我站在外行的角度,我老老實實地在這里解讀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這三個主題詞,提出我自己的一點看法,希望我們的文化產業(yè)真正能夠做好,希望這三個主題詞組合在一起的時候,不是一個物理累積,而是一個化合反映,它讓我們每個人受益其中,讓中國老百姓真正有了文化分享的時代;我們不缺少文化,但是今天門檻太高了。我總在想,現在老百姓去個茶館,大家都覺得,門檻多高啊?要喝幾十年的普洱?是不是要喝三棵樹上的大紅袍?是不是一定要喝明前的龍井茶?一個包間茶水費多貴啊,現在聊事或者晚上聚一下,都是生意人或者是圈里人這樣的地方。但是我在想,過去我們跟琴棋書畫詩酒花,對應的那句話叫柴米油鹽醬醋茶,喝茶這件事就是人在草木之間,感受四時流轉,一碗大碗茶也是中國人生活方式,我們什么時候把茶喝的這么僥幸了,我們把它喝得離柴米油鹽遠了,把茶喝得都不接地氣了。所以外行人說話膽子比較大,我身后沒有產業(yè),我作為一個老百姓,什么時候讓茶回到柴米油鹽這個系列,對它絕不是貶低,而是讓它回到了自己的繁榮。我們讓所有的老百姓在文而化身的環(huán)境中有自己的權利,這是文化產業(yè)真正接地氣的時代。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六中全會決定所提出的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謝謝大家。
相關專題:2012世界經濟展望論壇
【獨家稿件聲明】凡注明“鳳凰網財經”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鳳凰網財經頻道(010-84458352)聯系;經許可后轉載務必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商訊
- 單日流入資金最多個股
- 明星分析師薦股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