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目前通脹是成本推動型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鳳凰網財經訊 2011財新峰會11月11-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尋找真實的成長”,鳳凰網財經全程進行報道。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會上表示,物價的問題,目前來講物價已經回落了,到年底水平會逐步下降的。但是中期的通脹壓力仍然不能低估。因為我們目前通脹有一個特點,是成本推動型的通脹,推動成本上升的因素,比如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農產品和服務價格的上升,它是趨勢性的,而且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以下是劉世錦的演講實錄:
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非常榮幸和財新傳媒一起組織這個會,實際上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只是掛了個名,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們做的,我們在這里來表示熱烈的祝賀。剛才大家看了短片,我的同事說,財新確實是有人寫的東西都非常刺激,如何判斷經濟形勢是本節(jié)需要討論的一個重點問題。經濟形勢,一邊說我們現在正在軟著陸,經濟減速符合預期,形勢還是樂觀的。另外一邊,聽到中小企業(yè),聽說在溫州在跑路,聽見剛才用的詞“哀鴻遍野”,經濟形勢怎么估計?
主持人:我們已經看到有些行業(yè)受創(chuàng)非常明顯,鋼鐵行業(yè)、水泥行業(yè),以致他們在海外的投資可能都會面臨著重大損失。但是另外一面,我們又要再想,也許這正是過去多產能過剩一個必要的調整,是惡性競爭造成價格高起的一個正?;貧w。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在這個節(jié)點上到底走的怎么樣,“十二五”開局之年是按照新的增長方式在那里轉彎了,還是在舊的增長方式中繼續(xù)再把這些窟窿都露出來了呢。我們現在是需要放開貨幣的水龍頭,至少把它打得稍微大一點,還是說繼續(xù)保持著現在這樣的宏觀經濟形勢穩(wěn)定,然后同時加大的措施,我們手里面究竟是什么樣的工具可以使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改革政策?到底是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請到幾位非常重要的嘉賓,有兩位是搞智庫的,有兩位境外的學者,包括一位在日本,一位在香港的。再有兩位做投資工資的,做研究和做主管的,所以我覺得如果要是聽一聽國內、國外、業(yè)界三個方面的觀點,我們最后一定能夠對剛才片子提出的問題得到回答或者是更增加疑慮,我們不知道,讓我們一起來聽他們的演講。
主持人:首先,請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博士演講,他從1994年開始就到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長期負責宏觀經濟、產業(yè)經濟這些方面的跟蹤研究,對于很多過去經濟形勢的判斷,后來證明都是準確的、正確的。所以,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劉世錦副主任。
劉世錦:謝謝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我想講一個想法,有一個題目是這樣,應對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最近一段時間CPI漸漸也回落了,經濟增長的速度也在回落。在這個時點我們怎么看中國經濟重要的前景,在這時候我們特別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眼光,就是從中國經濟增長這個階段大背景下看當前的經濟形勢。這樣我們就要提出一個問題,目前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僅僅是在宏觀緊縮政策背景之下一種周期性的回落,還是意味著中長期增長潛力的下降?講這個問題有一個大的背景,中國經濟已經經過了30年的高速增長,還能持續(xù)多長時間?結合國際經驗,最近我們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研究。
劉世錦:二戰(zhàn)以后,日本、韓國、德國,還有我國臺灣等成功追趕型經濟體,大體上都經過了20、30年的高速增長,在人均收入達到11000國際元,指的是麥蒂森1990年的購買力元,青木昌彥先生對這方面很有研究。達到這個點的時候無一例外出現了增長速度的自然回落,回落的幅度一般是在30-40%,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中速增長階段,這樣的變化在德國是60年代中期,在日本是70年代初期,韓國是在90年代的中后期,這個規(guī)律性是相當強的。我們算了一下中國的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時候1990年的國際元已經達到8000國際元,如果保持現在的增長速度,在今后兩三年的時間內我們就可能達到11000國際元的水平,也就是說我們將會進入一個增長速度下臺階的時間窗口。這個分析可能是比較復雜的,我們有一個基本的結論,今后幾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階段的變化將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劉世錦:我們回頭來看目前增長速度的變化,到底怎么看,它是什么性質的?是不是意味著這種增長速度的轉換期已經開始了。我們感到今年大概有這么幾個跡象值得關注:
劉世錦:一是基礎設施投資占總投資中的比重持續(xù)下降。在我們國家總需求結構中,消費一直相對比較穩(wěn)定,進出口有比較大的或然性,帶動經濟高增長的主要是高投資,在投資中基礎設施占30%左右,房地產占25%左右,設備投資占30%左右,這三項加起來可以解釋我們過去一些年投資高增長的大概80%-85%。最近一兩年發(fā)生了一個變化,投資的增長速度,已經由過去的30%降到22%。其實房地產的投資如果沒有保障性住房的投資跟上去的話,其實也是要下來的。而基礎設施的投資和房地產的投資如果都下來,設備投資也會下來。
劉世錦:二是去年東南沿海幾個大省,包括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北京,GDP的增長速度在全國來講是排在后面的,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上海的投資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這種情況在過去是沒有過的。如果說我們的經濟要實現這樣增長階段的轉換,東南沿海地區(qū)是發(fā)達地區(qū),應該率先從這些地方開始,這個跡象現在已經出現了。
劉世錦:三是最近大家對融資平臺和房地產風險的擔憂,反映出一個什么問題呢?其實大家已經感覺到在這些領域中投資的回報可能是有問題的,實際上就意味著對投資潛力已經有點懷疑了。所以我感覺到剛才講的這幾種情況,是不是說中國的增長階段轉換已經開始了,我們感到這可能是一個過程,需要若干年,這個過程有很大的可能性已經開始了。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
劉世錦:如果說我們進入了這樣一個階段,我們如何認識這個階段,現在在認識上有一些混亂,這個問題要講清楚。第一,我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現象,體現了經濟增長的規(guī)律,用中國人的話來講,這是規(guī)律。從國際經驗來看,如果我們能在人均11000國際元的時候,中國增長速度自然回落,實際上是一個好事情,我們順利渡過了工業(yè)化高速增長的一個成功的標志。第二,這是潛在增長力的下降,我聽說最近有些地方說是,我們進行了主動的調控,所以速度由多少降到了多少。如果你想主觀調控再把它提高的時候可以嗎?不可以了,因為潛在增長率已經下降了。第三,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比如由10%降到未來的6%、7%。從國際范圍來講,這仍然是一個不低的速度。如果我們轉入這樣一個6%、7%的中速增長階段,再保持10、20年,仍然是很好的事情,中國將會進入高收入社會。我們講增長變化的時候,有人會感到悲觀,我認為不必,實際上我們仍然有理由對中國增長的前景保持樂觀。
劉世錦:在這個背景下,對明年的經濟增長有三點想法:第一,從國際經驗來看,增長速度的下臺階有的是比較平滑的,但也有的由于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大的外部沖擊,會在短時間內大幅度下滑。其實我們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我們還是要爭取讓臺階下的比較平滑、比較穩(wěn)。所以,穩(wěn)增長仍然是明年和今后幾年一個重要的政策目標。
這里要避免兩種情況:一是各級政府思維方式還轉不過來,還想保持過去的增長速度,過去10%多,現在掉到10%以下,不擔心,還想重現往日的輝煌,思想方式轉不過來,采取一些措施想把速度拉上去,但是這時候再往上拉是很難拉上去的,其實短期拉上去負面的后果會相當嚴重。上世紀8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在這方面實行刺激性的政策,試圖把日本經濟恢復到60年代那樣一個高增長的平臺上去,最后導致了嚴重的資產泡沫,這個教訓是要汲取的。
二是我們進入增長轉換期以后,整個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是大大增加的,有點內外沖擊,有可能增長速度在短時間內會比較大幅度下滑,這種局面我們也是要避免的,因為短期內快速下滑的話將會引出不少新的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感覺到明年中國經濟的增速估計比今年還會有所回落,今年應該在9%以上是沒有問題的,明年還是有潛力也有可能爭取保持8.5%左右的增長速度。
劉世錦:另外,物價的問題,目前來講物價已經回落了,到年底水平會逐步下降的。但是中期的通脹壓力仍然不能低估。因為我們目前通脹有一個特點,是成本推動型的通脹,推動成本上升的因素,比如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農產品和服務價格的上升,它是趨勢性的,而且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另外,我們受管制的一些能源產品的價格需要進行調整,我們也需要給改革留出空間。所以,在今后一段時間可能還不得不被迫提高對較高物價水平的承受能力。當然,政府要采取針對性措施,減少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的沖擊。
劉世錦:第二,要把防控風險放到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過去我們經常講一句話,說中國經濟的矛盾比較多,經濟的不可持續(xù),但是事實上已經持續(xù)增長了30年。有一個特點,高增長本身具有化解和吸收風險的特點,但是當高增長不可持續(xù)的時候我們將會遇到兩類風險,第一類風險是過去可以包得住的風險隱患,現在包不住,會暴露出來。第二類是如果短時間內下滑的過快,將會出現一些新的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講,明年將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風險的防范:一是地方融資平臺集中還本付息的風險;二是房地產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往高的話,風險肯定很大,如果短時間內下滑的很快,也會有風險;三是增長放緩以后,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出現大面積虧損的風險。剛才盧邁秘書長已經講了鋼鐵行業(yè)的情況,鋼鐵行業(yè)最近的情況很值得關注。已經露出苗頭的民間借貸和影子銀行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四是國際經濟再次下滑對我們經濟沖擊的風險,9月份以后出口大幅度下滑,對我們的投資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這方面的變化我們也要關注。
劉世錦:第三,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意味著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這時候我們特別需要強調通過深化改革,而且改革要加快,來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所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什么含義呢?你要和新的增長階段相適應。最重要的一點,要實現經濟增長由低成本的要素驅動向創(chuàng)新驅動轉變。從國際經驗來看,實現向創(chuàng)新驅動轉變有兩大危險:一是資產泡沫,二是大的壟斷的企業(yè)和大的利益集團的壟斷。這兩個問題在中國目前都是存在的,而且某些方面問題相當嚴重。所以我們下一步深化改革,這里面問題很復雜,我沒有時間展開說,我想我們有一個重點,需要解決資金和其它資源向實體經濟、向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升級、向中小企業(yè)流動的問題,主要的辦法可能是一個老辦法,還是要放寬準入,尤其是要放寬基礎產業(yè)和服務業(yè)的準入,鼓勵和加強這些領域的競爭,這樣我們才能為中國經濟進入新的增長階段提供動力和需求的空間。謝謝。
盧邁:謝謝劉主任。我們聽到中國經濟現在正在由一個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的階段,有什么樣的風險、有什么樣的問題、應該怎么辦,這是劉世錦副主任的看法。經濟增長現在是一種階段性的變化,但是有多少是和我們2008年以后貨幣和財政政策有關呢?我們現在的貨幣供應量是70、80億,短期的這些問題,通貨膨脹、投資過剩、債務危機,很可能和現在的資本市場、貨幣狀況連在一起的。
相關專題:尋找真實的成長
【獨家稿件聲明】凡注明“鳳凰網財經”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鳳凰網財經頻道(010-84458352)聯系;經許可后轉載務必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商訊
- 單日流入資金最多個股
- 明星分析師薦股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