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評高盛“欺詐門”:高盛惹怒歐洲
CCTV2《今日觀察》:
三評高盛“欺詐門” 高盛惹怒歐洲
高盛涉嫌金融欺詐在歐洲引發(fā)的強烈反應,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高盛提出訴訟后不久,歐洲各國政府和監(jiān)管機構也紛紛展開了對高盛的調查。作為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高盛集團究竟在歐洲做了些什么?為什么會引起歐洲各國政府如此強烈的反應?歐洲債務危機的背后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評論員長江商學院教授黃明、著名財經評論員向松祚共同評論。
高盛“欺詐門”引發(fā)歐洲連鎖反應,多國紛紛展開調查,英德政府出面指責,高盛為何惹怒歐洲?
黃明:對于高盛事件 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大陸國家的反應最強烈
(長江商學院教授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大陸國家的反應是最強烈的,當然英國也有所反應。從兩個層面來說,首先美國證監(jiān)會對高盛起訴之后,讓歐洲的很多國家以及金融機構,希望對這些具體的虧損案例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再看是不是值得向高盛起訴,以及追訴一部分的虧損,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府會配合調查。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以德國為主的歐洲大陸的這些國家,多年來被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金融產業(yè)詐取了很多利潤,而他們更多的是靠制造業(yè)等其他產業(yè)辛辛苦苦賺錢,金融上根本沒怎么賺到錢,但現在由于金融產業(yè)對全球金融和經濟引起這場危機,他們跟著一塊買單了,最近希臘導致的歐元區(qū)危機也是他們買單過程的延續(xù)。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免不了為了轉移國內政治上的一些埋怨而憤怒,找替罪羊,這樣美國以及以高盛為代表的華爾街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替罪羊。
向松祚:歐洲指責的依據核心集中在“欺詐”和“做假證”上
(《今日觀察》評論員)
歐洲指責的依據核心集中在兩個詞:一個是“欺詐”;一個是“做假證”。歐洲要調查高盛,第一是因為次貸危機雖然是在美國市場上造假,但是是歐洲的這些銀行蒙受損失。比如英國的一家銀行損失了8.5億美元,德國的一家銀行損失了1.5億美元,其實還有很多歐洲金融機構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F在高盛事件出來以后,他們可能提起訴訟,因為確實是有這么多金融機構在高盛出售的產品里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這是鐵的證據。
第二,美國眾議院、美國參議院對高盛進行聽政的時候,也集中了一些證據,證明當時高盛的這個產品是不行的,蓄意誤導了投資者,希臘債務的造假也存在,因為它確實刻意的隱瞞了當時債務的水平,所以使得希臘當時比較順利地加入了歐元區(qū)。債務危機出來以后,發(fā)現高盛幫忙造假了,至少有共謀的嫌疑,所以歐洲指責的依據是非常充分的,但是這個依據最終能不能給高盛定罪,能不能因此定高盛違法違規(guī),就要看法律的判決了。
沈中華:高盛的研究報告將會遭到質疑 高盛股價也會受到嚴重打擊
(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臺灣金融管理學會理事長 《今日觀察》特約評論員)
高盛做了很多研究報告,都指出歐洲這些國家,尤其是PIIGS(歐洲五國)并不會出事,但在另外一方面,又仿佛預先預言它會出事,所以這些國家現在知道這個現象以后,非常的不高興,大家都會起訴,不管這個起訴成不成立,大家就會對高盛在心中打了一個問號,將來高盛寫的報告,到底還能不能相信,比如高盛以前寫的金磚四國的報告,后來的原油價格會上漲的報告,高盛還成立了很多研究單位,那么這些報告到底能不能相信,這對高盛的股價也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mad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