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 > 深度解讀 > 正文 |
|
誰來遏制“過勞死”?
“‘過勞死’這個曾經徘徊在日本的幽靈,正在極大地侵蝕著中國經濟本就先天發(fā)育不足的軀體,雖然目前還沒有人具體地計算過‘過勞死’造成的巨大損失,但是,情況的確到了需要引起各方關注的時候了?!彼尾▽Α吨袊洕芸氛f。
隨著“過勞死”人數的增加,勞動者渴望受到保護的意識也在逐漸增強。但是,相關法規(guī)的不健全卻使得這種保護難以到位。
在曾經“過勞死”多發(fā)的日本,“過勞死”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倫理問題,而是作為一個法律問題活生生地出現在社會現實生活之中。資料顯示,1994年,日本勞動省就已正式把工作過度列為職業(yè)災害,日本官方又在近年把“過勞”正式列為職業(yè)病的一種,“過勞死”已寫進了日本法律。2002年10月2日,日本廣島高級法院判決川崎制鐵公司造成員工“過勞死”案和解,判令川崎制鐵公司必須支付1.1350億日元賠償金給死者家屬。這是繼在此之前——2000年6月日本電通公司“過勞死”案敗訴后,第二樁企業(yè)全面承認錯誤并達成和解的“過勞死”案件。
而在中國,迄今為止,“過勞死”在法律上仍是一片空白。發(fā)生于2000年的中國首例“過勞死”索賠訴訟,就因為勞動部門不承認有“過勞死”一說,一審法院判決原告敗訴。
陳杰平說:“超時勞動弊端很多。首先,超時勞動是對勞動者的一種剝奪,這在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早有定論;其次,它還對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直接威脅;再次,超時勞動是‘就業(yè)殺手’。我們現在的情況是,一邊是大量存在加班加點,一邊是許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失業(yè)。一個工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就等于占用了兩個就業(yè)崗位。而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非常不容易,在全球化的今天,就業(yè)機會已經成為最為稀缺的社會經濟資源。最后,超時勞動的恣意橫行讓企業(yè)對低廉勞動力成本產生依賴,阻礙企業(yè)在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提升素質等方面下功夫。”
“要有效遏制超時勞動,需要我們在完善法制、確立企業(yè)社會責任體系和增強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等諸多方面,作出長期不懈的努力?!标惤芷礁嬖V《中國經濟周刊》。
上個世紀80年代,蔣筑英、羅健夫等杰出人物的英年早逝,讓人們關注起中年知識分子的健康。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改善知識分子生活條件的政策:提出帶薪休假、給知識分子做健康體檢等等??上У氖?,有些政策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得到及時的解讀和完整的執(zhí)行,未能成功阻止“過勞死”的侵襲。
一些從業(yè)者向《中國經濟周刊》反映,要么單位根本就沒有人提起過帶薪休假制度,或者即使有,他們也不能休。有位王小姐甚至反問記者,像她這樣的聘任制員工,能和那些在編的人員一樣享受帶薪休假嗎?
國際勞工組織的專家表示,中國企業(yè)目前普遍處于公司發(fā)展的初期階段,員工的加班現象十分普遍。華為的一位海外工程師就談到:華為只有靠有價格優(yōu)勢的設備費和較短的工程周期,與愛立信等國際巨頭搶市場,這就造成華為人需要忍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進行周期短、工作量大的艱苦開拓。而在國外,由于產業(yè)發(fā)展已經經過了這個階段,一些著名的企業(yè)都會進行SA8000(企業(yè)社會責任)方面的認證和檢查,以便最大程度的杜絕此類現象的發(fā)生。
“而改變此類現象的出路,決不僅僅在于企業(yè)和員工個人的共同努力,如果社會制度不能進一步完善,‘過勞死’的現象就會長期存在,并且透支中國經濟的未來?!彼尾▽Α吨袊洕芸氛f。
中世紀的歐洲人曾嘲笑流落而來的猶太人:你看啦,猶太人都是懶骨頭,搞出一個禮拜天來逃避勞動!而在今天的歐盟國家,周工時越來越短(如法國35小時),所有工廠在下午五六點鐘全部關門走人,大小商店閉門謝客,美之曰“體面勞動(decentwork)”。而要實現這樣的“體面勞動”,經濟和社會的發(fā)達程度必須要達到一個平臺高度,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死者長已矣。也許,關注“過勞死”,除了能夠讓我們告慰逝者以外,更重要的應該是,我們該怎樣為生者,爭取一個健康、快樂、幸福的工作氛圍……
資料:何謂“過勞死”?
據哈爾濱市第一??漆t(yī)院代院長、國內著名心理學教授張聰沛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緣自日本的“過勞死”一詞,最早出現于日本七八十年代經濟繁榮時期,是由于勞動者過度的工作負擔(誘因),導致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惡化。長期的過勞還會出現很多心理癥狀,進而引起腦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循環(huán)器官障礙,從而造成患者死亡。
國際上對“過勞死”的普遍定義為:過勞死是因為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加重、心理壓力過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tài),由于積重難返突然引發(fā)身體潛藏的疾病急速惡化,救治不及,繼而喪命。
編輯:
廖書敏
|
Google提供的廣告 |